建昌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改建武军置,治所在南城县 (今江西南城县)。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等县地。元升为建昌路。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建武军改名,治南城县(今属江西)。属江南西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南城县以下的盱江流域及资溪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建昌路。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改建武军置,治所在南城县 (今江西南城县)。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等县地。元升为建昌路。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建武军改名,治南城县(今属江西)。属江南西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南城县以下的盱江流域及资溪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建昌路。
西晋泰始三年(267)分商县置,属上洛郡。治所即今陕西山阳县。后废。《寰宇记》卷141丰阳县:“因丰阳川以为名。”北魏太安二年(456)复置,皇兴四年(470)为东上洛郡治。后废。北周复置,隋仍属上洛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元丰九域志》 卷7:南溪县 “登北一盐井”。
一名扎曲。为澜沧江北源。即今青海杂多、囊谦二县境之扎曲。《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布楚河上源曰格尔吉河,出上格尔司境,东南流,径各司南,至洞巴司西,折南入前藏界,是为澜沧江上源。”
①洛水支流。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至偃师县南入洛水。《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二经》:“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卢氏县:“熊耳山在东,
战国韩邑,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
在今陕西扶风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镇。《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杏林镇“其地多杏,亦曰杏林古驿”。(1)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部。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曾营。因杏林村得名。1957年由
亦作柏固。在今浙江衢县东南四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衢州市东南。明初设巡检司于此,属衢州府。清废。
春秋时吴国都城。秦置县,为会稽郡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东汉为吴郡治。南朝梁太清二年(549)为吴州治。隋开皇九年(589)徙治今苏州西南横山东五里,为苏州治。大业初复为吴州治,不久改为吴郡治。唐武德
南齐永元间侨置,属南新巴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境。梁废。
又作土古里、土葫芦。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大丰镇。有图古里克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卷3: 图古里克河,“准语,图古里克,物之圆者,因地名以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