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济渠

广济渠

①即隋通济渠。唐改名。《宋史·河渠志》:“汴河,自隋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

②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东。《新唐书·地理志》陕州陕县:“有广济渠,武德元年,陕东道大行台金部朗中孙长操所开,引水入城,以代井汲。”《清一统志·陕州直隶州一》:“《州志》:起自州东三十里交口村,堰水入城。金大定间,耶律翼民重浚,今淤。”

③一称广济河。蒙古中统二年(1261)开浚。自今河南济源市东北沁口筑堰断沁水入渠,东南流循古朱沟、沙沟等水,至温县东入黄河。《元史·河渠志》:“广济渠在怀孟路,引沁水以达于河。”二十余年后淤废。天历三年(1330)修复。《清一统志·怀庆府一》:广济河“其在济源、河内者,即古朱沟水。其至温县入河者,即古沙沟水”。故道在今河南济源、沁阳二市及温县境。

④在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沁水与运河之间。明正统中,河决汴梁,东北趋漕河,溃沙湾东堤,由大清河入海。景泰五年(1454),徐有贞主持开浚用以疏导黄河决流的渠道,西接黄河、沁水,东抵张秋(沙湾北十二里),使决流不复东冲沙湾,改自张秋北出济运。弘治后全河南趋入淮,渠道堙废。


(1)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交口。唐武德元年(618年)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长孙操所开。(2)唐改隋通济渠为广济渠。详“通济渠”。(3)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开浚。起自今河南省太行山麓沁河出山口,于此筑堰遏沁水入渠东流循古朱沟、沙沟等水入黄河,溉济源、河内(今沁阳)、河阳(今孟州)、温、武陟五县民田三千余顷。后二十余年淤废,天历三年(1330年)修复。今河南省济源、沁阳、温县等市县境内犹有广济河遗迹。(4)明景泰五年(1454年)左佥都御史徐有贞主持开浚,用以疏导黄河决流。在今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西部沁水、运河之间。先是正统末黄河决流冲毁山东寿张县(今阳谷县东南)南沙湾运河堤,漕运阻绝,屡塞复决。至是有贞开渠西接黄河、沁水,东抵张秋(沙湾北十二里),使决流不复东冲沙湾,改自张秋北出济运。逾年功成,沙湾遂塞,漕运复通。弘治后全河南趋入淮,渠道堙废。


猜你喜欢

  • 叠州

    北周建德六年 (577) 置,治所在叠川县(今甘肃迭部县东南二十四里良种场古城址)。《元和志》 卷39叠州: “盖取山川重叠为义。” 辖境相当今白龙江上游地区。隋大业元年 (605) 废。唐武德三年

  • 干越亭

    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寰宇记》卷107饶州余干县:干越亭,“《越绝书》云,余大越故界,即所谓干越也。在县东南三十步,屹然孤屿,古今游者多留章句焉”。《舆地纪胜》卷23饶州:干越亭“在余干,与白云亭相对

  • 王家寺镇

    亦作王家市镇。北宋置,属汝阴县。即今安徽利辛县西北王市。《金史·蒲察官奴传》:天兴二年(1233),哀宗在归德,蒙古将忒木䚟围亳州以逼之,哀宗遣蒲察官奴伪与和, 自归德“南门登舟, 由东

  • 诸次水

    当今陕西佳县北之佳芦水。《山海经·南山经》: “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注于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诸次山……又东入于河。” 《注疏》 会贞按: “《元和志》

  • 鹄鸣山

    即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西北三十里鹤鸣乡境。《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即“鹤鸣山(1)”。

  • 牛稠山

    在今台湾嘉义县境。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十一月,天地会义军与清将福康安战于牛稠山,败绩。古山名。在今台湾省嘉义县。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天地会林爽文等与清将福康安战于牛稠山,败绩,即此。

  • 谒城

    一名任丘城。在今河北任丘市南二十六里。《新定九域志》 卷2: “桓帝北巡,群臣于此朝谒,故名谒城。” 《方舆纪要》 卷13任丘县: 谒城 “在县南二十六里。相传汉桓帝崩,窦武等率群臣诣河间迎灵帝入,即

  • 官路桥

    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官路镇。《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 官路桥 “在县西二十里。为往来通道”。

  • 广野亭

    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号郦食其为广野君”。《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巨野县:“韦昭曰, 山阳有广野亭。”

  • 葛峨镇

    亦作葛万镇。唐置,属荔浦县。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沙灵。唐武德五年 (622) 置东区县于此。《元和志》 卷37东区县: “葛峨镇在县城内。” 北宋废葛峨镇。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