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军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四年(979)置定陶县为军治。熙宁四年(1071)军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金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以济阴县定陶镇置。四年析曹、单、濮、济四州地置定陶县(治今山东定陶县北),为军治。属京东西路。熙宁四年(1071年)废。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仍治定陶县。辖境约相当今定陶县。金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四年(979)置定陶县为军治。熙宁四年(1071)军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金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以济阴县定陶镇置。四年析曹、单、濮、济四州地置定陶县(治今山东定陶县北),为军治。属京东西路。熙宁四年(1071年)废。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仍治定陶县。辖境约相当今定陶县。金废。
明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东五里。《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东北有明月关巡检司。”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一带。《元史·定宗纪》:元年(1246)正月,“张柔入觐于和林。秋七月,(贵由)即皇帝位于汪吉宿灭秃里之地”。
在今甘肃玉门市赤金镇北。《元和志》 卷40玉门县: 独登山 “在县北十里。其山出盐,鲜白甘美,有异常盐,取充贡献”。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三里周公庙东南。《清一统志·兖州府二》:伯禽井“水清冽而甘,亦名甘井”。
战国蜀之别都。在今四川双流县东中和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秦蜀郡太守李冰“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西汉于此置广都县。
在今四川德格县。《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德格土司争袭,构乱久,(赵)尔丰奏请往办,经泰凝、道坞、章谷、倬倭、麻书、孔撒、白利、绒坝、擦玉龙、濯拉、扩洛垛,以至更庆”。即此
①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2:同治五年(1866)二月,捻军乃奔“舞阳之武功镇、出山店诸处”。②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三十八里出山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中移巡司于高阳
①西汉惠帝三年 (前192) 改鄢县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东汉改为宜城侯国。三国魏复为宜城县,属襄阳郡。西晋初为襄阳郡治。后仍属襄阳郡。南朝宋初废。②唐天宝七年 (748
在今山东滨州市南十里黄河南岸。清道光年间辟为黄河码头。旧有河工局。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襄阳迤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朝鲜南江原道襄阳北。东汉建武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