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宗县

广宗县

①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置广宗国,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汉书·平帝纪》:“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如意为广宗王。”即此。后废。东汉永元五年(93)复置广宗国,后为县,属巨鹿郡。三国魏属安平郡。西晋属安平国。北魏为广宗郡治。隋仁寿元年(601)改为宗城县。

②南朝宋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南文祖镇。北魏属东平原郡。北齐省。

③蒙古宪宗五年(1255)升武道镇置,属邢州。治所即今河北广宗县。至元二年(1265)废,后复置,属顺德路。明洪武十年(1377)又废,十三年(1380)复置,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南文祖镇北。属齐州。北齐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503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广宗镇。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取“推广宗子”之意置广宗国。约废于四年。东汉章帝置广宗县(今威县东),属巨鹿郡。和帝永元五年(93年)封皇弟万岁为广宗王,复置广宗国。寻省国为县。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皇甫嵩与黄巾军战于广宗,即此。后赵石虎时为建兴郡治。北魏时为广宗郡治。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宗城县。唐天祐三年(906年),复改广宗县。五代唐复曰宗城。故城在今威县东南古城。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析置广宗县,治今址,属邢州,后改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属邯郸专区,同年并入巨鹿县。1961年复置,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平坦。老漳河、西沙河分别流经西、东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谷子、甘薯、棉花。特产“串枝红杏”。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有农机、化工、食品加工等工业。邢临、邢清等公路经此。古迹有沙丘平台遗址。东召是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景延宾故里。


猜你喜欢

  • 西周封国。姒姓。在今陕西华县西南。《尚书·顾命》:乃同召“彤伯”。战国时为秦邑。《史记·魏世家》:惠王二十一年(前349),“与秦会彤”。《六国年表》:秦孝公二十四年(338),“孝公薨。商君反,死彤

  • 奴合温站

    明置,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附近。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奴合温站”。后废。

  • 凌源县

    1914年改建昌县置,属热河热河道。治所在塔子沟 (即今辽宁凌源市)。民国 《凌源县志》:“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土金塔,谨援沁源、桃源之例,呈請转咨准改凌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 即以地处大凌河之源为名

  • 呼海铁路

    自黑龙江哈尔滨市北松浦 (旧属呼兰县) 至海伦。长215公里。1925年动工兴建,1928年建成。1934年将呼兰县南徐家至松浦段长10.5公里拆除。今为滨北线的一段。

  • 塔什库尔干

    又名塞尔库勒、色勒库尔、塞勒库勒、塔什霍尔罕。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蒲犁,“塔什霍尔干,附城”。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蒲犁厅于此。1954年改为塔什库尔

  • 赤沙澳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前詹镇海滨附近。《方舆纪要》卷103惠来县:赤沙澳“在县南四十里。沙隄蔽涛,海艘时集于此,为防御要地”。

  • 求错

    又作曲错、丘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六十四里处。藏语意为富裕。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淮镇

    淮口镇、淮州镇的简称。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

  • 西石孔州

    即西石乳州。在今四川宝兴县境。

  • 重华镇

    金置,属襄邑县。在今河南睢县境。在四川省江油市中东部。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重华堰,人口3000。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于此置江油县苏维埃政权。1953年为重华乡,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