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北县

平北县

①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治城(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同年5月废。

②1946年5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平原、禹城二县析置,治王凤楼村(今山东平原县东王凤楼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50年1月撤销,并入平原县。


旧县名。(1)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平定县北部析置,治郝家庄。以位县北得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路北县。(2)晋豫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山西省平顺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1943年撤销,仍并入平顺县。(3)山东解放区设。1946年由平禹县北部析置,治王凤楼村(今平原县王凤楼镇)。以位县北得名。1950年撤销,并入平原县。(4)川陕苏区设。1935年由四川省北川县析置。治冶城。1935年5月红军北上后撤销。


猜你喜欢

  • 唐家

    公元第7世纪以后外国人常称中国为唐家。

  • 小梅市

    即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小梅镇。清光绪《龙泉县志》卷2:小梅市“在县南百里。小梅公馆在焉”。

  • 柯耳鲁

    亦作哈喇鲁、匣剌鲁。元 《经世大典图》绘其在阿里麻里西北。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柯耳鲁地”。《元史·太祖纪》: 六年 (1211),“西域哈喇鲁部主阿昔

  • 风穴山

    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明一统志》卷30南阳府:风穴山“在汝州东北二十里。上有风穴。宋李廌有诗。吴几复隐此。旧有吴公祠、读书庵、雅才亭,俱废”。

  • 四团镇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五十里四团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角。面积39.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四团,人口 4000。因地处青村盐场第四团,故名。明、清盐业繁盛,渐成镇。1929年设

  • 窝北镇

    即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十八里窝北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肃宁县图: 东南有窝北。在河北省肃宁县东南部。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窝北,人口2300。宋代建村于赵家河北岸,河中

  • 小岭子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小岭镇。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阿拉楚客城东有小岭。中东铁路经此。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东清铁路有小岭站。

  • 艾城河

    即潩水中下游。在今河南许昌、临颍、西华等市县境。《清一统志·许州一》:艾城河“即潩水, 自州东秋湖分流, 以临颍县东北, 又东南入陈州府西华县界。曹魏屯田时,邓艾所引河也”。

  • 卢阳乡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三十八里冠军。西汉置冠军县。《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冠军县:“故穰县之卢阳乡。”

  • 白石水村

    即今广西浦北县西南白石水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合浦县图:北有白石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