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湖
即巴尔库勒淖尔。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镇西府》:巴尔库勒海“旧音巴里坤淖尔”。
古称蒲类海。又名巴里坤南湖,系临巴里坤县城得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北。系新生代山间构造断陷形成。由南、北两湖组成,以土梁相隔,丰水时两湖相连。湖面海拔1585米,面积116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1米,蓄水量0.7亿立方米。内陆盐湖,芒硝储量约亿吨,食盐、镁盐次之。
即巴尔库勒淖尔。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镇西府》:巴尔库勒海“旧音巴里坤淖尔”。
古称蒲类海。又名巴里坤南湖,系临巴里坤县城得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北。系新生代山间构造断陷形成。由南、北两湖组成,以土梁相隔,丰水时两湖相连。湖面海拔1585米,面积116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1米,蓄水量0.7亿立方米。内陆盐湖,芒硝储量约亿吨,食盐、镁盐次之。
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北石康镇。《宋史·地理志》廉州:开宝五年(972)“移州治于长沙场,置石康县”。
简称噶逊营。清置,属安西提督。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乾隆三十七年 (1772) 设守备驻守。五十六年 (1791) 又有粮员驻此。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属永顺宣慰司。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清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为土州。属永顺宣慰司。清时废。
邑名。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崔氏城。《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 (前546),崔成 “请老于崔”。即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古
1914年置,属阿尔泰区域。治所即今新疆哈巴河县。1919年属阿山道。1930年改为哈巴河县。1914年由阿尔泰地区西境哈巴河地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阿克齐镇。1930年改设哈巴河县。
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峡石岭在 “府西四十里。高数里,有深林环涧”。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置,治所在中京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至今辽宁锦州市、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金贞元元年(115
即有莘。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
即今青海称多县治。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周均”,藏语意为 “小渡口”。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
①即麓台山。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山海经·北次三经》: “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祀水。”②又名羊头山。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山海经·北次三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