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山

巴山

①又名临川山。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相山。为崇仁、乐安二县界山。《寰宇记》卷110抚州崇仁县:临川山“在县南六十一里。旧名巴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临川山”。《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巴山“有栾巴祠,故名。唐改曰临川山。宋邑宰孙懋避栾仙讳,又改曰相山。相传巴山有四仙,曰梅、栾、邓、叶。梅即汉梅福。栾即栾巴,隐此山。邓、叶俱南城人”。清光绪《江西通志》卷52抚州府:相山“有汉豫章太守栾巴治妖于此, 邑人以其名名山。唐天宝六载改曰临川山,以其为临水所自出也。宋绍兴中,县令孙懋避巴讳, 以巴尝迁沛相,改今名”。

②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晋书·杜预传》:太康元年(280)伐吴,预“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寰宇记》卷146松滋县:巴山“《左氏传》巴人伐楚。《荆南志》云:“巴人复遁而归,因有巴复村在山北,因曰巴山。”

③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七十里巴山村附近。唐杜佑《通典·州郡部》 巴山县:“今县北有山,曲折似巴字,因以为名。”

④在今湖北巴东县南一里。《舆地纪胜》卷74归州:巴山“在巴东,县治所依”。《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巴山“一峰矗起,下分三冈,形如金字。一名金字山”。山产茶。

⑤在今广东电白县境。《寰宇记》卷161茂名县:“废南巴县在县东一百里。……取县东一百里南巴山为名。”《舆地纪胜》卷117高州:巴山,“《方舆记》云:在电白县”。

⑥即今四川重庆市内之枇杷山。清乾隆《巴县志》卷1:巴山“在城内。郡城坐山。……沿山为城,环江为池,人烟㕓市,傍壑凌霄,有千佛崖、滴珠泉、七星坎、洪崖洞”。《清史稿·地理志》 巴县:“城内巴山,县以此名。”

⑦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镇西北缙云山。《舆地纪胜》卷157重庆府:巴山“在巴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又名缙云山”。

⑧即巴岭山。又名大巴山。在今陕西南郑县南。


(1)古山名。又称麻山。在今湖北省松滋市西南。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杜预伐吴,遣周旨渡江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即此。(2)大巴山的简称。


猜你喜欢

  • 营口支线

    又称大营支线。从大石桥 (今辽宁大石桥市) 至营口市东牛家屯。长21.4公里。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 由牛家屯延至营口 (1公里)。

  • 碧庐

    在今湖南湘乡市南涟水上。《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碧庐 “宋董南美所居。自号碧庐居士”。

  • 蒲缥驿

    明置,属永昌军民府。即今云南保山市西南蒲缥乡。

  • 代县

    ①秦置,为代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西晋永嘉后废。②明洪武二年(1369)改代州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代县。八年(1375)升为代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为代县,属山

  • 思曩日安抚司

    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镇江关。《明史·四川土司传》: 洪武二十六年 (1393),“西番思曩日等族来归,进马百三十匹,命给金铜信符并赐文绮袭衣”。弘治三年 (1

  • 容岭

    一名密岭。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史·任昉传》: 梁天监六年 (507),昉出为新安太守,“郡有密岭及杨梅,旧为太守所采,昉以冒险多物故,即时停绝,郡人咸以百余年未之有也”。《寰宇记》 卷104休宁县:

  • 玉田县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改无终县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玉田县。后属蓟州。清属遵化直隶州。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部,邻接天津市。属唐山市。面积 1169.3 平方千米。人

  • 闻义县

    即开义县。在今辽宁义县东南四十里开州屯。《辽史·地理志》 宜州闻义县: “世宗置。初隶海北州。后来属。”

  • 佛儿峪山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十七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佛儿峪山,“其西曰栖峰,北曰芝麻岭”。

  • 绛帐村

    即今陕西扶风县东南二十五里绛帐镇。《清一统志·凤翔府二》: “相传汉马融授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