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巫山县

巫山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巫县置,属信州。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旧唐书·地理志》 巫山县:“隋加‘山’字, 以巫山硖为名。”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永平四年(914),“荆南高季昌侵蜀巫山”。即此。元属夔州路。民国初属四川川东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重庆市东北部、长江北岸,东南与湖北省为邻。面积 2958 平方千米。人口58.8万。因修三峡水库淹没土地49平方千米,迁移8.3万人。新城后靠西坪、大宁河南岸及长江南岸的南陵。近期规划城住人口7万,面积6平方千米。现辖11镇、37乡。县人民政府驻巫峡镇。巫山以巫山峡为名。《旧唐书·地理志》:“汉巫县,属南郡。隋加‘山’字,以巫山峡为名”。战国时楚设巫郡。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废巫郡置巫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以巫县为建平郡治。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析置泰昌县,北周改名大昌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巫县为巫山县,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元属夔州路。明属夔州府。清康熙九年(1670年),大昌县并入巫山县。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东行署万县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属万县地区,1992年属万县市。1997年随万县市归属重庆市。1997年撤销万县市后,由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2000年万县移民开发区撤销,直属重庆市。地处中低山区,大部属巫山。长江西自瞿塘峡入境,纳大宁河、马渡河、三溪河、抱龙河等。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玉米、薯类为主。所产棬子、油桐、生漆、药材、柑橘著名。工业有化工、建材、烟草、丝绸、酿酒、采煤、印刷、发电、造船等。交通除长江航运外,大宁河丰水期机动船可直航巫溪县城。有巫奉、巫建、巫巴、巫山—巫溪公路。名胜有长江三峡、大宁河小三峡等。


猜你喜欢

  • 岳岭口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唐县: “西北有大茂山,即恒岳也,东麓有岳岭口巡检司。”

  • 阳沔

    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七十里演武乡。一说在县北。《华阳国志·大同志》:太安元年(302),河间王颙遣督护博西征讨李特,“博次梓潼,……为特所破于阳沔”。即此。在今四川省梓潼县北。西晋永宁二年(302年)李

  • 香炉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龙门港西南约五里。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香炉屿 “屿有三层,形如香炉,故俗为香炉屿”。

  • 贵屿村

    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明初于此置吉安巡司。即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贵屿。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移吉安巡检司治此。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又移云落径巡检司于此。

  • 龙图阁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市)阁名。咸平四年(1001)建。《宋史·职官志》 载:“在会庆殿西偏,北连禁中,阁东曰资政殿,西曰述古殿。阁上以奉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及宗正寺所进属籍、世谱

  • 马兰峪关

    一名马兰关。明置,属遵化县。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马兰峪镇。关外有牵马岭与此关相为犄角。《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马关峪关“在遵化县北, 自县而东凡三十一关口”。清初设副将于此守卫。雍正中

  • 临易

    春秋燕都。在今河北雄县西北。《世本》: 燕“桓侯徙临易”。战国称易。在今河北省雄县西北。春秋时曾为燕国都。《世本》:燕“桓侯徙临易”,即此。战国时又称易。

  • 茄藤社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佳冬乡。原为高山族平埔人茄藤社。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茄藤社 “离府治二百七十里”。

  • 南门河

    即今广东恩平市城南锦江河。《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南门河在 “县南一里。《志》云,县境诸水,其大者曰漈头水,在县西二十里。源出龙鼍山,流经县西十五里之相公潭,为群流汇合之处,又东为南门河”

  • 忽阑河

    今青海玛多县南黑河。《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 “亦里出与赤宾河合,又三四日,水南来,名忽阑。又水东南来,名也里术,合流入赤宾,其流浸大,始名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