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港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
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织品、针织品、冰箱电机等厂。通启寅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
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织品、针织品、冰箱电机等厂。通启寅公路经此。
在今广东阳东县西北石坑。《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石坑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数峰相接,瑶居其中,接阳春县界,恃为藩翰”。
在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由八虎道至盛京道里,自茂兴站起,西六十里至蒙古境内色克吉。”
在今山东济阳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1济阳县 “新市城” 条下: “又县西二十五里有邿城,《志》 以为春秋时邿国也。”
在今陕西长安县 (韦曲镇) 东南。唐永隆二年 (681) 于原上建香积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治韦曲镇)东南。唐永隆二年(681年)建香积寺于原上。
在今广东陆丰县南。《清一统志·惠州府》:东海滘“西流出沙塘溪,合赤岸水出大德港入海”。
亦作滋水。关中八川之一。即今陕西灞河。《汉书·地理志》 京兆尹南陵县: “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显霸功。”古水名。又称滋水。为关中八川之一。即今陕西省渭水支流灞河。春秋秦穆公
①唐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西北石空堡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雄州: “在灵州西南一百八十里。中和元年 (881) 徙治承天堡,为行州。” 后废。②五代南汉乾和四年 (946) 置,治所在浈昌县(今广
即今河南光山县东南砖桥镇。明嘉靖《光山县志》 卷1 《里店》: 砖桥店 “在县东南四十里”。
辽初改三河县置,为沈州治。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区。元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老城区。为沈州治。元废。
亦作麻通。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即今四川白玉县。清宣统元年 (1909) 改流设白玉州。1913年改为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