嵫阳山
即磁山。在今山东兖州市西三十里。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17: 瑕丘县 “有磁阳山”。《方舆纪要》 卷32嵫阳县载: 嵫阳山在 “府西三十里。宋以此名县”。
即磁山。在今山东兖州市西三十里。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17: 瑕丘县 “有磁阳山”。《方舆纪要》 卷32嵫阳县载: 嵫阳山在 “府西三十里。宋以此名县”。
汉长安建章宫台榭之 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书·郊祀志》 卷下: 汉武帝时 “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师古注引 《汉宫阁疏》 云: “神明台高五十丈,上有九室,恒置九天道士百人。
又作苴斗河。在今云南镇雄县南。《明一统志》 卷72芒部军民府: 苴斗河 “在府南二十四里。源出六丈山箐,经阿赫关,合纳冲河,入七星关河”。
当在今辽宁朝阳市境。《资治通鉴》: 唐开元十八年 (730),契丹 “可突干寇平卢,先锋使张掖乌承玼破之于捺禄山”。胡三省注: “开元初,置平卢军于营州。”营州今辽宁朝阳市。
南朝宋元嘉九年 (432) 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南朝梁、陈间改为新建县。
即今青海共和县驻地恰卜恰镇。清乾隆《西宁府志》 卷21西宁至藏路程: “南路白彦脑儿……五十里至恰不恰,有草无柴,青海蒙古住牧。四十里至西泥脑儿。” 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民国八年
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唐天宝十三年(754)于此置武宁军。《元和志》卷39廓州:“武宁军在洪济桥东南八十里百谷城。”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于此置武宁军。
在今四川金堂县。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李冰 “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与郫别江会新都大渡”。民国 《金堂县志》 卷9: “大渡、韩家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旧志》 谓 《华阳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宜春县 “李渠” 条下: 益州塘 “在 (府) 城西北,亦唐元和中李将顺所筑。广三十亩,形象以为塘,于州利益,故名。中有二岛曰卧龙洲。自塘穿渠绕州治,与李
一作三道关。清置,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扎喀关。《清一统志·兴京》 “头道关”条下:“关在城西六十三里,即扎喀关。”
在今湖北崇阳县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二》: 黄庭坚读书堂 “在崇阳县东金城山麓。扁曰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