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塔
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明建。《清一统志·西安府》: 文塔寺 “在泾阳县东南二十里。塔甚高。明刑部尚书李世达建”。
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明建。《清一统志·西安府》: 文塔寺 “在泾阳县东南二十里。塔甚高。明刑部尚书李世达建”。
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等处。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阇婆国又名蒲家龙,在海东南。势下,故曰下岸。”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俗分诸国为上下岸,以真腊、占城为上岸,大食、三佛齐、阇婆为下岸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地处珠江出海咽喉。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建有炮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爱国官员林则徐、关天培在虎门两岸及海上岛屿修筑炮台,横江布下铁链,使之成为 “金锁铜关”。第一重门户为
在今福建漳平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仙帽山“在县西北十里。一名西雾山,连接群峰,逶迤盘结,而此山特巍峨秀丽。相传乡人尝避寇于此,寇将迫,忽云雾四合,寇迷不能进,因名”。
①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大关在县西四十里,地名笼口。”《清一统志》作“龙口”。②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大关镇。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乡镇》:大关在“城北四十里”。③即分水关。今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三国魏改为合城县。西晋复为合乡县。南朝宋及北魏属兰陵郡。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甘露四年(前50年)封鲁孝王子平为合乡侯,置侯国。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后改
即今新疆和硕县。乾隆 《西域图志》 卷15: 特伯勒古 “在塔噶尔齐西十五里。逾奇尔归图郭勒至其地,有小城。西逾哈喇沙尔城八十里”。清置军台于此。
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奓山镇。明嘉靖《汉阳府志》 卷2: 古乡有 “奓山”。
①东汉冲帝刘炳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后汉书·质帝纪》:永熹元年(145)一月,“己未,葬孝冲皇帝于怀陵”。李贤注引伏侯《古今注》曰:“高四丈六尺,周百八十三步”。同书《礼仪
又作大。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东汉废。《后汉书·邓禹传》:建武元年(25),“更征兵引谷, 归至大要”。即此。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宁县东南。属北地郡。东汉废。
即朗宗。今西藏朗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卷12作 “朗”。见“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