崄石
在今湖北英山县南莲河水中。清乾隆 《英山县志》 卷4 《山川》: 崄石在 “县南六十里。崖南蕲水、北罗田中大河、英山诸水俱于此出。巨石长五六丈,高数十丈,横截河中,三孔注水,所以英山不通舟楫”。
在今湖北英山县南莲河水中。清乾隆 《英山县志》 卷4 《山川》: 崄石在 “县南六十里。崖南蕲水、北罗田中大河、英山诸水俱于此出。巨石长五六丈,高数十丈,横截河中,三孔注水,所以英山不通舟楫”。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附近。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北石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万年县北。明置巡检司于此。
①北魏皇兴二年(468)置,治所在定安县(今甘肃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地。延兴二年(472)改置三县镇。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所在李润堡(今陕西蒲城县东北)。永平三年(510)移治华阴县
又名灵道县。西晋改新道县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水经·沫水注》:“灵道县一名灵关道。……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晋太始九年,黄龙二见于利慈池,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以白剌史王濬,濬表上之
北宋置,属仙游县。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南三十五里潭边。明设潭边市巡司于此。
①西汉高帝置。治所在涿县 (今河北涿州市)。《寰宇记》 卷70: 涿郡 “取涿水以为名”。汉成帝末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以南,河北易县、清苑以东,安平、河间以北,霸州、任丘以西地区。三国魏黄初七年 (2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以产井盐而名。后废。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三十余里莽、巢两水口。东晋改属营阳郡。隋移治宁远县东南四十里泠道故城,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营州治。五年 (622) 为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改遂城县置,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遂城。景德元年(1004) 改为广信军。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南罗苏乡。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罗苏” 系布依语音译,意为官府 (即亭目驻地) 下面的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