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水
即今四川岳池、武胜二县境之街子河,为嘉陵江支流。《寰宇记》 卷138岳池县: 岳安山,“岳池之水出焉”。《清一统志 · 顺庆府》: 岳池水,“ 《旧志》: 岳池水源出姜山,流三十五里至岳池县城东,转南合灵溪、龙穴二水,至定远县界,入嘉陵江”。
即今四川岳池、武胜二县境之街子河,为嘉陵江支流。《寰宇记》 卷138岳池县: 岳安山,“岳池之水出焉”。《清一统志 · 顺庆府》: 岳池水,“ 《旧志》: 岳池水源出姜山,流三十五里至岳池县城东,转南合灵溪、龙穴二水,至定远县界,入嘉陵江”。
又名鸿却陂、鸿郄陂。西汉武帝时开凿,引淮水入陂灌田。在今河南正阳县与息县间。成帝时罢。《汉书·翟方进传》: “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遂奏罢之。” 东汉
今福建福州市。《史记·东越列传》:西汉高帝五年(前202),“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即此。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史记·东越列传》: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
在今广东广州市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前院北侧。此地原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廖仲恺办公处。1925年8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1926年5月,中国第三次劳动大会和
①即犍为山。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东。《元和志》卷31犍为县:大鹿山“在县(旧治)北一里”。《寰宇记》卷74犍为县:“隋开皇三年废沈犀州,于大鹿山下置犍为县。”《清一统志·嘉定府一》:犍为山“在犍为县
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改设工布江达县,后迁驻果林卡。1950年由太昭县改置(县级),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附近。一说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黑城村古城。《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 后引宋王曾 《上契丹事》 曰: “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 元改为富
①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方舆纪要》卷103潮阳县:吉安镇“县西北七十里,地名贵屿村,有巡司”。②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大安乡。明属思恩县,于此置吉安镇巡司。(1)在重庆永川市西南部。面积25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啰兀城,崇宁三年 (1104) 改嗣武砦,属绥德军。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无定河东岸。
①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凤仪镇南四十里。《明一统志》 卷86大理府: 定西岭 “在赵州 (今凤仪镇) 南四十里。高千余仞,设关其上”。《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 《云南通志》: “本名昆弥山。明初西平侯沐
即今山西河曲县东南旧县乡。《清一统志·保德州》: 河曲故城 “在河曲县东南七十里,周六里有奇。宋太平兴国中土筑,元至正中增筑南面小城。明万历中甃以砖石,并为县治。……乾隆二十七年移治西北河堡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