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岘山

岘山

①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南大小岘山。《宋书·符瑞志》:“宋武帝永初元年九月庚辰,甘霖降丹徒岘山。”元《至顺镇江志》卷7:岘山“在(丹徒)县西南五里”。

②在今浙江湖州市南五里。《寰宇记》卷94:岘山“本名显山,晋太守殷康于山下起显亭。以唐庙讳改之”。

③一名三丘山。即今浙江东阳市南双岘峰。《元丰九域志》卷5:婺州东阳县“有岘山”。《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三丘山在“县南八里……晋义熙间,殷仲堪为守,尝登此,郡人比之羊叔子,因名岘山”。

④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东北二十里。《寰宇记》卷20牟平县:岘山“与卢山相连,上有东牟侯祠。按:晏谟《齐记》云:卢山东北有东牟大岘山”。

⑤一作凿砚。在今河南信阳县南。《明史·地理志》:信阳州“有岘山”。

⑥又作岘头山。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陕县:“有岘山。”《方舆纪要》卷48灵宝县:岘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山连陕州界。曹阳水出焉。形似襄阳岘山,因名”。

⑦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樊市南。《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坚讨荆州,击破刘表将黄祖,“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及祜卒,“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又称南岘山、岘首山。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南。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据《襄阳县志》:“本名小山。府志谓有三岘,而此为首,故名岘首。”西晋羊祜镇襄阳时曾登临此山,有“江山依旧、人生短暂”之感。东晋梁州刺史桓宣于山上筑城戍守。唐孟浩然有《与诸子登岘山》诗。为石灰岩山地,最高点海拔117米。山上多植桃和苹果树。有岘首寺遗址。西麓有襄东公路经过,东麓有焦枝铁路岘首山隧道。


猜你喜欢

  • 大笼河

    在今贵州麻江县西。《方舆纪要》卷123新添卫“清水江”条下:“大笼河在卫(今贵定县)东六十里。北流入清水江。”

  • 胖镇场

    亦名胖子店。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仓山镇。民国 《中江县志》 卷2: 胖镇在 “治南百八十里”。

  • 南园

    ①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旧府学旁。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上: “南园之兴,自广陵王元璙帅中吴,好治林园。于是酾流以为沼,积土以为山,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名品甚多,比及积岁,皆为合

  • 晓天镇

    即今安徽舒成县西南一百里晓天镇。清置巡司于此。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部、晓天河东岸。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晓天,人口 2370。 相传朱元璋宿此,翌晨醒时天刚拂晓,遂以“晓天”为名

  • 顺安县

    辽置,属懿州。治所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塔营子乡。金为懿州治。元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阜新市东北塔营子村古城。属懿州。元废。

  • 池河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水经·淮水注》:池水“出东城县东北,流径东城县故城南。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东北入于淮”。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淮河支流。源于安徽定远县西根山,南流折而东北,经明光市北女山湖,东

  • 清河县

    ①三国魏置,为清河郡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西晋为清河国治。北魏为清河郡治。北齐改贝丘县。②隋开皇六年 (586) 改武城县置,属贝州。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唐咸通元年(860) 移

  • 神泉监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五里。《元丰九域志》 卷5: 睦州 “监一,神泉,州 (治今梅城镇)东五里”。《宋史·地理志》 建德府神泉监: “熙宁七年置,铸铜钱,寻罢,庆元三年复。”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

  • 琉华山

    在今浙江龙泉市南。海拔1543米。《方舆纪要》 卷94龙泉县 “豫章山” 条: “县南七十里又有琉华山,山顶宽平,有长湖,深不可测,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为业。” 《清一统志 ·处州府》: 琉华山“亦名

  • 星石山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星石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志》 云,山周回三十里,高百余丈,罗列周布若陨星然。相传黄巢之乱,尝砦其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