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冈
在今广东和平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定南县:岑冈在“县(治今老城镇)西二十五里,与龙南及广东和平县接境”。《清一统志·赣州府一》:岑冈“在定南厅西南,隔溪二十里,与广东和平县接界。旧为贼大薮,明嘉靖三十年,和平民李鉴作乱,据岑冈为巢,官军进讨,逾年始降。万历十四年,和平盗李珍等,复据岑冈作乱,以上陵为巢,官军讨平之,因设岑冈营”。
又作岑岔。即浰头山中浰。在今广东省和平县北。明中叶李文龙、江月照等瑶、僮(壮)起义军设寨于此。
在今广东和平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定南县:岑冈在“县(治今老城镇)西二十五里,与龙南及广东和平县接境”。《清一统志·赣州府一》:岑冈“在定南厅西南,隔溪二十里,与广东和平县接界。旧为贼大薮,明嘉靖三十年,和平民李鉴作乱,据岑冈为巢,官军进讨,逾年始降。万历十四年,和平盗李珍等,复据岑冈作乱,以上陵为巢,官军讨平之,因设岑冈营”。
又作岑岔。即浰头山中浰。在今广东省和平县北。明中叶李文龙、江月照等瑶、僮(壮)起义军设寨于此。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石壁峪中。路陡绝,左右悬铁练引客上下。十八盘尽处,为南天门。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北泰山上。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盘道险绝,左右悬铁索引客上下,过十八盘,即到南天门。
1913年由东北路道改置,属吉林省。治依兰县 (今黑龙江依兰县)。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以北,松花江以南,乌苏里江、松阿察河以西,牡丹江以东地区及方正县地。1929年废。1914年6月由东北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久庆乡境。《明史·朱燮元传》: 天启三年 (1623),讨奢崇明叛军,“乃尽掣诸军会长宁,连破麻塘坎、观音庵、青山崖、天蓬洞诸砦”。即此。
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1唐县:石夹口关,“《唐志》:县有石夹口关。昔时戍守处也”。
五代方镇名。后唐同光二年 (924) 置,治所在新州 (治今河北涿鹿县)。领新、妫、儒、武四州。天福初地入契丹,废。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置,治新州(今河北涿鹿县)。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地入
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栗木河,为恭城河支流。《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北有平川江。”《方舆纪要》卷107恭城县“乐川”条内:“《志》云:县北七十里有平川江,南流合乐川。”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清源驿 “在府东北六十里。又东北接饶州府安仁县界。《舆程记》,清源驿北六十里即谢家埠,又四十里为柘林,又三十里为八字脑,又六十里即康山也。今驿废”
在今湖北省保康县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万连山在“县北三里。高耸盘亘,如万峰之连结”。
北周保定四年(564)改梁绳州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汶县西北)。《寰宇记》卷78茂州:汶州“取汶水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北川、汶川诸县。隋开皇五年(585)改为蜀州。北周保定四年(564年)
汉西域国名。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东界乌孙,西达奄蔡,南接大月氏,东南临大宛。王都卑阗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西汉永光元年 (前43),康居迎匈奴郅至单于居康居东部合力抗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