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东

山东

古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与汉代“关东”含义相同。战国时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前361),“河山以东强国六”。《汉书·赵充国传》:“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2)春秋时晋国和建都平城时的北魏及五代时的晋国,因居太行山西,故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史记·晋世家》:文公四年(前623),“晋兵先下山东”。(3)东晋南朝称句曲山(茅山)以东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三郡)地区为山东。《南齐书·沈文季传》:永明三年(485),唐寓之起义,三吴人民多起而响应。次年攻钱塘建立政权,旋被镇压。御史中丞徐孝嗣奏曰:“风闻山东群盗,剽掠列城,虽匪日而殄,要暂干王略。”(4)金改北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两路辖境相当今山东大部、江苏废黄河和淮河以北及安徽萧县地,总称山东。元废两路,于其地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等,山东之名不改。明置山东省,历清、民国至今, 山东遂成为政区名。


古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与当时关东含义相同。一般专指黄河流域,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领土。(2)春秋晋国、北魏前期、五代晋,以地居太行山西,故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3)东晋南朝称句曲山(茅山)以东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三郡)地区为山东。(4)金改北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两路辖境相当今山东大部、江苏废黄河和淮河以北及安徽萧县地,总称山东。元废两路,于其地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等,山东之名不改。明置山东省,历清、民国至今,山东遂成为政区名。


猜你喜欢

  • 宝子塔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方舆纪要》 卷69云阳县: 大江 “又有宝子塔在治东大江中。古人凿石为塔,以为行舟之则。谚云: 水浸宝塔足,下舟休要错”。民国 《云阳县志》 卷5: 江水 “又东五里为宝子塔滩,北

  • 南明河

    ①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南明河 “源出黑风口诸山泉,西径梁山,又西径奚公山,受薛河支流,又西径白山,入微山湖”。②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方舆经要》 卷121贵阳府: 南明河

  • 昭平县

    北宋宣和六年 (1124) 改龙平县置,属昭州。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宋史· 兵志六》:昭州有昭平砦,县以砦名。南宋淳熙六年 (1179)复名龙平县。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 (1385)省入平乐县,

  • 杜胜集

    亦作杜圣集。明置杜胜集巡司,属东明县。即今山东东明县南六十里马头镇。《清一统志·大名府二》:杜胜集巡司“明弘治六年设通判及主簿驻此,专理河务。本朝(清)初设守备把总。康熙年间增设巡司,后裁。雍正十年,

  • 上岩

    在今四川青神县南。《方舆胜览》卷53眉州:上岩“去中岩五里。唐末有佛刹号垂拱寺。相传岩下龙听僧讲经于此, 由是建寺”。《方舆纪要》卷71青神县:上岩在“县东北五里,又五里为中岩”。北为南之讹。

  • 偏城郡

    即徧城郡。北魏置,治所在广武县 (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后废。

  • 抚西城

    即抚顺城。在今辽宁抚顺市区北浑河北岸。《清一统志·奉天府二》:抚西城“即抚顺城,在承德县东八十里,与兴京接界。城周三里,门三。明洪武二十一年置千户所于此。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章京驻防”。光绪三十三年(1

  • 戎墟

    即今广西苍梧县治(龙圩镇)。古戎城县治此。《清一统志·梧州府》:戎墟镇“即故戎城县治。距县(今梧州市)十五里。宋熙宁四年省入苍梧,即今地。本朝嘉庆十三年移同知驻此”。1952年移苍梧县治此。

  • 三天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上、中、下天竺山的合称。周密《武林旧事》卷5:三天竺“自灵鹫至上竺郎当岭止”。

  • 阎梁镇

    亦作阎良镇。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阎良乡。旧属临潼县。《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栎阳镇” 条下: “又阎梁镇,在 (临潼) 县北七十里清水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