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匡山
亦名小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5:杜田《(杜诗)补遗》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匡山。”《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大匡山“其南二十里有点灯山,即彰明之小匡山也。一名读书台,以李白得名”。
亦名小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5:杜田《(杜诗)补遗》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匡山。”《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大匡山“其南二十里有点灯山,即彰明之小匡山也。一名读书台,以李白得名”。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綦江上游松坎河。以流经贵州桐梓县松坎得名。《清一统志 ·重庆府一》:南江 “在綦江县东,自贵州遵义府桐梓县流入。……《府志》: 綦江有三源……一自桐梓县松坎,流五十里; 又自仁怀县李汉
①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胡三省注:“大石山在鲁州东南。鲁州,六胡州之一也。在灵武西河曲之地。”②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十三
在今台湾台南县西南溪口。明陈第《东番记》:“其地……又有双溪口加哩林。”(1)古地名。在今台湾省台南县西溪口。始见于明。陈第《东番记》:“其地……又有双溪口加哩林。”(2)集镇名。在浙江省缙云县东部。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清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洪口场 “离城一百六十里”。1933年川陕省洪口特别区苏维埃政府驻此。
又名天尊柱。在今云南弥渡县城西南十二里铁柱庙内。柱残高3.3米。圆周1.05米,身由五节衔接铸成,题记为 “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午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建极” 为南诏第十 一世王世隆之年号。建极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山。《清一统志·广州府》:永福陵,“《旧志》:张世杰葬端宗于此”。
在今广东连州市东。《舆地纪胜》 卷92连州: “邑东之望曰顺山。” 《方舆纪要》 卷101 连州: 顺山在 “州东四里。刘禹锡记: 邑东之望曰顺山,由顺以降,无名而相依者以万数,回环郁绕,叠高争秀,西
指萨尔温江在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外一段。《东华录》: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正月壬午载,云贵总督刘藻等奏: “永昌、顺宁二府所属耿马、孟定等土司地方,界连缅国,惟藉滚弄江为天堑。” 《东华
即今四川云阳县北南溪镇。明嘉靖 《云阳县志》 卷上: 有南溪堡。民国 《云阳县志》 卷1: 南溪乡有南溪场。(1)在安徽省金寨县中西部、南溪北岸。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溪,人口
西汉置, 属清河郡。 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西南。东汉废。《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 古莎字。” 《寰宇记》 卷63枣强县: 莎题 “汉为县,后汉省。旧地理书并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