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寿昌县

寿昌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新昌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五十二里古城山村。南朝梁属新安郡。隋开皇九年(589)省。唐永昌元年(689)复置,属睦州。载初元年(690)又省。神龙元年(705)再置,徙治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二十六里寿昌镇,寻迁治白艾里(今建德市西南二十二里桂村),后还治今寿昌镇。北宋宣和三年(1121)属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属建德府。元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58年撤销,并入建德县。

②南朝宋改寿良县置,寄治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北魏改为寿张县。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属沙州。治所即今甘肃敦煌市西南破城子。《元和志》卷40寿昌县:“因县南寿昌泽为名。”后废。

④1913年改武昌县置,属湖北鄂东道。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1914年改名鄂城县。


(1)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敦煌县置,治汉龙勒故城(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南湖附近)。因县南寿昌泽为名。永徽元年(650年)废。乾封二年(667年)复置。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废。后复置。属沙州。西有阳关,西北有玉门关。建中二年(781年)地入吐蕃。大中二年(848年)为张义潮所取,后属曹氏。约五代、宋初废。敦煌石室有晋天福十年(945年)写本《寿昌县地境》。(2)古旧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以新昌县改名,治今浙江省建德市西南大同镇西。属吴郡。南朝梁属新安郡。隋废。唐永昌元年(689年)复分雉山县置,寻废。神龙元年(705年)又置,治今建德市西南寿昌镇,属睦州。南宋咸淳后属建德府。元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1958年并入建德县。(3)旧县名。(1)1913年改武昌县置。以宋曾于此设寿昌军得名。治今湖北省鄂州市城区。又因与浙江省寿昌县重复,1914年更名鄂城县。(2)湘鄂赣根据地设。1935年由湖北省崇阳县东南山区析置,治金塘镇。1936年撤销。


猜你喜欢

  • 二渡关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一百十里,接江西广丰县界。《方舆纪要》卷97浦城县:二渡关“为入闽之间道。其地山岭巉岏,溪流回绕,东西二面皆为桥以渡,因曰二渡关”。

  • 八台山

    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南八台乡境。道光《城口厅志》卷4:八台山“厅西二百三十里交太平县界,山极雄厚,上下六十里,即后江发源于此”。《明史·张令传》:张献忠转入柯家坪,围张令,“急令参将张应元、汪之凤从八台山

  • 目夷亭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木石镇。《左传》:襄公四年(前569),“冬十月,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杜注:“狐骀,邾也。鲁国蕃县东南有目台亭。”《路史·国名纪》 在商氏后“目夷”条下记:“

  • 禹王庙

    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禹门。《清一统志·同州府》: 神禹庙 “在韩城县东北六十里禹门。元至元元年,因旧地重建”。另有大禹庙在今韩城市东北六里周原村,又称大夏禹王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1301),明万历七

  • 綦江

    在今四川綦江县及江津市境。《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 綦江 “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亦曰东溪。……西北流入江津县,谓之僰溪”。上源为松坎河,源出贵州桐梓

  • 义江

    又名白石水。在今广西临桂县西,为洛清江上源。《方舆纪要》卷107义宁县:义江“源出县北之丁岭,流至苏桥分为二,一入永福县永福江,一历铜鼓墟东,东流合相思水,入于漓江”。

  • 拉休土司

    又称拉秀土司。清末合上下阿拉克硕二土司置,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陇喜寺 (今青海玉树县西南下拉秀乡)。民国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上: “拉休族驻牧地横跨子曲河南北。东与扎武、苏尔莽为界,南与囊谦以

  • 麻 (蔴) 章墟

    亦作麻漳墟。即今广东湛江市西麻章镇。明万历 《雷州府志》 卷4: 遂溪县有蔴漳墟。清道光 《遂溪县志》 卷4: 蔴章墟在 “县东南四十里”。

  • 江山

    即江郎山。在今浙江江山市南四十六里。《隋书·地理志》:东阳郡信安县“有江山”,即此。

  • 山东省

    清改山东布政使司置,治所在济南府(今山东济南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民国初废府,省会在历城县(今济南市)。1929年由历城县析置济南市,仍为山东省会。简称鲁。在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其北、南两侧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