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寿宁县

寿宁县

明景泰六年(1455)析政和、福安二县部分地置,属建宁府。治所在杨梅村(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冯梦龙《寿宁待志》:相传“浙之景宁、泰顺、庆元与闽之福宁(当为寿宁)四县并设于景泰七年,为‘景泰庆寿’四字”。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福宁府。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东北部、洞宫山南麓,邻接浙江省。属宁德市。面积 1425 平方千米。人口25.4万。辖4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鳌阳镇。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县西北地和政和县东北地置寿宁县,时当郑怀茂为首矿民起义遭镇压,故取寓意“福寿安宁”而名。属建宁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福宁府。1913年属东路道(1914年改称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三专区(1950年改称福安专区,1971年改称宁德地区)。1999年属宁德市。地处闽东山地北部、洞宫山南段,斜滩溪、蟾溪、犀溪斜贯县境注入交溪。属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林产除木材外,有油茶、油桐等。农产以稻、甘薯、茶叶为主。特产中华猕猴桃、板栗。工业有食品、造纸、森工、机械等。枫湖公路经此。纪念地有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驻地郑家坑、中共闽东特委福寿办事处成立地甲坑及寿宁县革命委员会驻地赤陵洋。古迹有三峰寺、银坑洞遗址。


猜你喜欢

  • 岐亭桥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七十里岐亭镇。《清一统志·黄州府二》:岐亭桥“相传苏轼与陈慥曾游此。相近有苏步桥,亦为苏、陈游处”。

  • 西水江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西。《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西南有西水江。”《清一统志·平乐府一》:西水江“在恭城县西。源出县西北黄山,南流至平乐界入乐川”。

  • 泾水

    ①即今安徽泾县南之徽河,为青弋江支流。源出徽岭,北流出芜湖入于大江。《汉书·地理志》泾县注: “韦昭曰: 泾水出芜湖。” 《后汉书· 明帝纪》: 永平十三年 (70) 十一月,楚王英迁于泾县,注: “

  • 旺草场

    即今贵州绥阳县东北旺草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绥阳县: 旺草场在 “城西北四十里”。

  • 蒲阳县

    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西汉废入临邛县。古县名。秦置,治今四川省邛崃市东南。属蜀郡。西汉废。

  • 寒浞河

    源出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东留庄,北流入海。唐置寒水县以此名。

  • 广信县

    西汉置,为苍梧郡治。治所即今广西梧州市。隋开皇十年(590)改为苍梧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隋开皇十年(590年)改苍梧县。自汉至南朝,为苍梧郡治。

  • 白川州

    辽会同三年(940)置,治所在咸康县(今辽宁北票市西南)。辖境相当今辽宁北票市附近地。应历元年(951)改为川州。五代时契丹置,治咸康县(今辽宁省北票市西南)。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北票市一带。辽应历元年

  • 七角井设治局

    1929年析鄯善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1949年改为七角井中心区。1954年撤销。1930年由鄯善县所属七角井县佐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七角井镇。因此地有七眼井,故

  • 释燕 (鷰) 县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后废。十三年 (639) 复置,属播州。十四年 (640) 改名胡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