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山县

宜山县

①五代晋改唐兴县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后周显德六年 (959) 废。

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川县置,属丹州。治所即今陕西宜川县。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③北宋宣和元年 (1119) 改龙水县置,为庆远军治。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舆地纪胜》 卷122宜州宜山县: “以县有宜山以为名。” 南宋咸淳元年(1265) 为庆远府治。元为庆远路治。明为庆远府治。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93年改设宜州市。


古旧县名。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水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庆远镇。历为宜州、庆远府、庆远南丹安抚司治。1949年迁治怀远镇。1958年复迁庆远镇。1993年撤销,改设宜州市。


猜你喜欢

  • 袁州卫

    明置,治所在今江西宜春市东。《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 袁州卫 “在府治东。洪武元年建”。

  • 雄溪

    ①又作熊溪。东汉、六朝武陵郡境内五溪之一。即今湖南沅江上游支流渠河。《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雄溪,“ 《皇朝郡县志》 云,雄江即渠河。潭江、沅江及沅州江等,会众水入于此江。九溪之中昔所谓雄溪江也”

  • 和东县

    1939年冀鲁豫边区由和顺县东部析置,属太行区。治松烟镇 (今山西和顺县东南松烟镇)。1945年4月撤销,与和西县合并,复置和顺县。旧县名。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39年由山西省和顺县东部析置。以地处县

  • 宝石河市塘

    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南三十里宝石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通山县东南有宝石河市塘。

  • 宁乡镇

    ①北宋置,属平阴县。当在今山东平阴县附近。②明置,属泰州。在今江苏兴化市南宁乡村。明置巡司于此。在山西省中阳县中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65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在东川河与南川河交

  • 又称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兖州市西。《春秋》: 定公三年 (前507),“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古邑名。又作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兖州市西。《春秋》定公三年(前507年):“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

  • 白际岭镇

    即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五十里东临溪镇。元置白际岭巡司于此。明初废。

  • 青山

    ①又名黑山。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南二十五里。《寰宇记》 卷59内丘县: “黑山一名青山。在旧县西二十里。《列仙传》 云: 犊子邺人,常在黑山,曾牵一黄犊来过邺城酤酒,阳都女见悦之,遂留相奉,乃随犊子去,俱

  • 静难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 (885) 赐号邠宁节度使为静难军。治所在邠州 (今陕西彬县)。北宋初废。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年)以邠宁节度使号为静难军,治邠州(今陕西彬县)。梁领邠、宁、庆

  • 朝天宫

    在今江苏南京市区水西门内,莫愁路东。古为冶城。五代吴国建紫极宫。北宋改天庆观。元改为永寿宫。明洪武十七年 (1384) 重建,改为朝天宫,为朝廷举行大典前练习礼仪和官僚子弟袭封前学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