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陶国

定陶国

西汉甘露二年 (前52) 改济阴郡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黄龙元年 (前49)复为济阴郡。河平四年 (前25) 复置定陶国,建平二年 (前5) 又改为济阴郡。


西汉甘露二年(前52年),宣帝封皇子嚣为定陶王,改济阴郡置定陶国,治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西北)。黄龙元年(前49年),定陶王徙楚,国除为济阴郡。河平四年(前25年),成帝徙山阳王为定陶共王,复济阴郡为定陶国。仍治定陶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鄄城、东明、菏泽等市县及巨野县南部等地。建平二年(前5年),定陶王景徙信都,国除又为济阴郡。


猜你喜欢

  • 黄箱山

    即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宜章县间。《太平御览》 卷49 引盛弘之 《荆州记》 曰: “黄箱山一名黄岑山,在 (郴县) 东南三十里。其山郴水所出,即是五岭之一,从东第二骑田岭是也。”

  • 黄子矶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三十里。《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 黄子矶 “在县西与逻洲相接,世传黄巢置砦于此”。《清一统志》 谓 “在武昌县西三十里”。在今湖北省鄂城市西。相传唐末黄巢率众起义,曾结寨于此。

  • 安儿城

    即保塞砦。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为保塞砦。

  • 涉县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涉县西北二里。《元和志》 卷15涉县: “因涉河水为名。” 东汉为侯国,后复为县。三国魏属广平郡。北魏废。隋开皇十八年 (598) 复置,属潞州。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初属韩州

  • 市方寨

    亦作市利寨。在今安徽砀山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市方寨“旧为河滨冲要,县主簿驻于此”。

  • 水阳县

    即永阳县。在今湖北广水市。《宋书·州郡志》 讹作水阳县。

  • 伊是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战国策·齐策二》:“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即此。汉置陭氏县。古邑名。又作伊氏。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战国策·齐策三》:齐、魏“佐秦伐邯郸,

  • 烧梁关

    在今河北内丘县西。《晋书地道记》: 中丘县有烧梁关。《方舆纪要》 卷15内丘县: 烧梁关 “在县西。旧为控扼之处”。

  • 乾溪

    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北。《宋史·河渠志》: “石渠之水,则自离堆别而东,与上下马骑乾溪合,凡为堰九。” 《方舆纪要》 卷67灌县: 乾溪“在县东北。湔江所经也。……又东北至彭县界,会于王村河”。②在今

  • 宁海镇

    ①北宋置,属莆田县。在今福建莆田县东二十余里镇前。②北宋置,属渤海县。在今山东垦利县西。③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北曲界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唐置,在今浙江省海盐县东。元置海沙巡检司于此。明洪武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