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陵镇

安陵镇

①在今河北景县东十七里安陵乡。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五十二里大黄集东南安陵。《水经·济水注》:“济水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北宋置安陵镇。明洪武元年(1368)曾移曹州治此,寻置安陵镇巡司。清末改为安陵集。民国间名冉堌村。1948年后复名安陵。


(1)古镇名。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曹州治。(2)今镇名。(1)在河北省吴桥县西北部、南运河西岸。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陵,人口720。汉安陵县治,附近又有十八陵,故名。西晋东安陵县治,北魏、隋、唐安陵县治。1949年设水波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改安陵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面粉、砖瓦、预制天花板等厂。京沪铁路、104国道经此。古迹有安陵古城址。(2)在河北省景县东部。面积58.7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安陵,人口 1820。唐永徽年间此地为安陵县治,故名。宋废入将陵县,城遂废。明置巡检司于此。1953年建乡,1958年并入景州公社。1961年析建安陵公社,1983年复乡,1998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甘薯、棉花。有砖瓦、木器、橡胶、面粉加工、玛钢件厂及运输队等。有安龙公路。(3)在河南省鄢陵县中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安陵,人口3万。东汉起为鄢陵县治。1958年置城关公社,1962年改镇,1965年复公社,1983年又改镇,1986年改安陵镇。因古时安、鄢同音,古城(今鄢陵县城北9千米处)在战国时称安陵,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木器、机械、印刷、钢木家具、酿酒、水泥制品等厂。禹郸铁路、311国道、开龚公路经此。古迹有唐庄遗址、三灵俣冢、尸宙碑、乾明寺塔。


猜你喜欢

  • 荣隐山

    在今四川荣县西。《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 荣隐山,“ 《九域志》 云: 荣隐山上有荣隐先生修道山。《图经》 云: 在县北三十里,石壁间今有形像尚存,俗呼为道士影。又有钟飞,在山东五里绝崖之上,俗呼

  • 大彭馆

    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唐时邮传所经,亦为迎饯之地。以古大彭国为名。《新唐书·崔彦曾传》:咸通九年(868)庞勋作乱,“囚彦曾大彭馆……勋乃杀彦曾于寝”。

  • 蓼坞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北。《水经·河水注》: “蓼水出襄山蓼谷。” 当时于此谷筑坞,因名蓼坞。《资治通鉴》: 南朝梁大同三年 (537) 十二月,“魏行台杨白驹与东魏阳州刺史段粲战于蓼坞”。即此。在

  • 三屿

    又称三岛。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三屿乃麻逸之属,曰加麻延、巴姥酉、巴吉弄等,各有种落,散居岛屿。舶舟至则出而贸易,总谓之三屿。”即今菲律宾群岛中民都洛岛西南的卡拉棉、巴拉望和布桑加诸岛。一说在今

  • 高日长官司

    亦作春科高日长官司。清雍正六年(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西南奔达乡。宣统元年 (1909) 改流,属登科府。

  • 源雀镇

    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大金国志》 卷26: 正大四年 (1227),“是时大军长驱而南……国兵于是并力守黄河,保潼关。自黄河洛阳、三门、析津,东至邳州之源雀镇,东西长二千余里,差四行院守御”。

  • 旧街

    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旧街乡。旧街东北古城村西有清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址。康熙五年(1666)移建新城(今宁安市),因称此地为旧街。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东部。属旧街街道办事处,人口 6220。为原旧

  • 兴宁驿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南。《方舆纪要》卷103长乐县:兴宁驿在“县城南一里”。

  • 崇义县

    ①南朝宋侨置,属南梁郡。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寰宇记》 卷129寿州寿阳县,“废崇义县在县东南三里。《宋略》 云: 太初元年迁金镛人于寿阳,号为崇义县”。北魏为梁郡治所。隋废。②隋开皇中置,为衡州治

  • 新芎岛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新寮岛。《清一统志·雷州府》 “北门港” 条内: “锦囊所城港外有新芎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