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阳市

安阳市

1949年由安阳县城区及近郊析置,属平原省。治所即今河南安阳市。1952年划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北部。面积 7413 平方千米(市辖区247平方千米)。人口533.2万(市辖区 1007.6 万)。辖文峰、北关、殷都、龙安4区和安阳、汤阴、内黄、滑县4县,代管林州市。市人民政府驻北关区。商为相地,河㵐甲都此。后盘庚从奄迁都于此,称殷。西周先属邶国,后属卫国。春秋先属卫,后为晋东阳地。战国为魏宁新中邑,秦改名安阳。《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攻安阳,取之。”即此。秦置安阳县,属河内郡。西汉废。西晋复置,属魏郡。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移相州、魏郡及邺县于安阳城(今安阳市)。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邺县为安阳县,属相州。大业年间为魏郡治。唐武德初改魏郡为相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相州。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置彰德府。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改彰德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彰德府。清因之。1913年废府为县,属豫北道,1949年析安阳县城及近郊置安阳市,为平原省辖市(地级),又为安阳专员公署驻地。1952年市属河南省,县属安阳专区。1958年属新乡专区,1961年属安阳专区,1969年改属安阳地区。1982年复为河南地级市。1983年安阳地区撤销,所属安阳、淇县、浚县、林县、汤阴五县划入。1994年林县改设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地、丘陵、山前平原和黄卫冲积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漳河、洹河、謻河、汤河、卫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谷子、稻、甘薯、豆类、油料作物、棉花等。矿产有煤、铁、铜、石英、石灰石、石膏、大理石等。工业有采矿、钢铁、纺织、电子、机械、化工、制药、食品、农机修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安李和汤濮铁路横穿东西,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和鹤台、安大、新河、汤长、安林、新范等公路经过境内。名胜古迹有殷墟、天宁寺塔、袁林(即袁世凯墓)、彰德府城隍等。


猜你喜欢

  • 里大洞

    在今江西萍乡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里大洞“山圆如覆钟。有两洞相接:上洞口在山趾,石田广袤;下洞口出山腹,巨石如屏。中有小溪。宋建炎初,避乱者多归焉。巨寇张成攻围数日,洞中人仰射,贼有死

  • 招安寨

    北宋置,属敷政县。即今陕西安塞县西南招安乡。《宋史·地理志》 敷政县: “有招安、万安二砦,元符二年,废招安砦为驿。”

  • 宁南县

    1930年改披沙设治局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宁南县(披沙场)。1939年属西康省。取以在清宁远府之南为名。1955年改属四川省。(1)旧县名。冀南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河北省宁晋县南部析置。以

  • 渭田市

    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渭田乡。清时有巡检驻此。

  • 岭山

    即紫金山。在今河南孟县西八里。《寰宇记》卷52河阳县: 岭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冈岭横亘,故以为名”。古山名。又称麦山、紫金山。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接太行山。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猎于济源麦山

  • 九龙设治局

    1914年置,后属康安道。治所即今四川九龙县。1926年改为九龙县。原为川边特别区康定县南境土司地,1914年置,以当地有三岩龙、八窝龙、麦地龙、洪坝龙、湾坝龙、速窝龙、菩萨龙、甲拖龙、雪洼龙等九龙而

  • 乾壕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资治通鉴》: 五代唐清泰元年 (934) 潞王反,闵帝遣康义诚御之,“义诚至乾壕”,请降于潞王,即此。在今河南省陕县东。《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年)潞王反,闵帝遣兵御之

  • 忽剌温江

    金作活剌浑水。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呼兰河。明 《寰宇通志》 卷116: 忽剌温江 “源出北山,南流入松花江”。古水名。即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呼兰河。

  • 小汶河

    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1新泰县:小汶河“源出东北四十里之龙池。池在龙亭山下,西南流百里,入于汶河”。

  • 八字门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里龙老山东北麓。1940年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