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边县
唐开元十二年(724)置,属蔚州。治所即今河北蔚县。天宝元年(742)为安边郡治。至德二年(757)改为兴唐县。五代梁改名隆化县,后唐复名安边县。后晋改名灵仙县。
(1)古县名。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析灵丘县置,治今河北省蔚县。天宝初为安边郡治。至德二载(757年)改为兴唐县。(2)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5年由陕西省定边县安边堡地区析置,治安边堡。县因以为名。1949年撤销,仍并入定边县。
唐开元十二年(724)置,属蔚州。治所即今河北蔚县。天宝元年(742)为安边郡治。至德二年(757)改为兴唐县。五代梁改名隆化县,后唐复名安边县。后晋改名灵仙县。
(1)古县名。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析灵丘县置,治今河北省蔚县。天宝初为安边郡治。至德二载(757年)改为兴唐县。(2)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5年由陕西省定边县安边堡地区析置,治安边堡。县因以为名。1949年撤销,仍并入定边县。
一作葭芦城。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三国时,魏将邓艾与蜀将姜维相持于此,建城设戍。东晋南北朝时,仇池氐族杨氏以此为戍守重地。《宋书·氐胡传》: 元嘉间,“ (杨) 文德既受朝命,进戍茄芦城”。泰始间,“
在今浙江台州市东东海中。明万历《黄岩县志》卷1:东镇山“在县东二百四十里。《临海记》云:洋山东百里有东镇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中四岙,极险峻,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往高丽者必视以为准焉,俗呼高丽头”
明置,属祁阳县。在今湖南祁阳县北。《明史· 地理志》 祁阳县: “北有祁山,上有黄罴镇。”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琼山县: “又有那拖巡检司,治那拖市,后迁县西森山市,废。”在今海南省澄迈县西北。明万历中移那拖浦巡检司于此。
唐建,属黎州。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三交乡。《新唐书·地理志》:黎州有三碉城。《明一统志》卷73黎州安抚司:三交城“在飞越山下。唐时所筑。旧名三碉,后讹为三交”。
辽初置,为坤仪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镇古城。金废。古县名。契丹耶律阿保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为仪坤州治。金废。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即今西藏生达县北加隆。藏语意为汉人住地。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打箭炉由霍耳德尔格草地至察木多”,途经“峡隆塔”。
西晋太康初置,属建平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水经· 江水注》: 巫溪水 “又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北周改为建昌县。古县名。晋初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大昌镇。属建平郡。北周时改大昌
亦名圣水阁、玉液泉。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纯阳殿与中峰寺之间。清道光 《峨眉山志》 卷3: 圣水阁 “在大峨石后,高僧化机隐此。明巡抚安庆吴用先筑此居之”。明称神水庙,以阁前玉液泉而名。清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