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水
又名龙安水。即今四川安县境之安昌河,为涪江支流。《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安昌水“在县东南。源出三面山,合诸山溪之水,东流入安县界,又经绵州西而入涪水。亦曰龙安水”。
又名龙安水。即今四川安县境之安昌河,为涪江支流。《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安昌水“在县东南。源出三面山,合诸山溪之水,东流入安县界,又经绵州西而入涪水。亦曰龙安水”。
简称淮西路。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分淮南路西部置,至道三年 (997) 复与淮南东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 (1072) 又分淮南路西部置,治所在寿州 (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和县以
在今江苏南通市南江中。《方舆纪要》 卷23通州: 褚家沙在 “州南三十里江中。其西北为江阴之青草沙,其西为蒲沙,而褚家沙当其外口,倭贼北犯,易于登涉,亦汛守要处也”。
南宋置于废商州,属叙州。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商州镇。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高城县置,属棣州。治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三十里旧城乡。《寰宇记》 卷65盐山县: “以县东南八十里盐山为名。” 大业初属渤海郡。唐属沧州。明洪武九年 (1376) 移治香鱼
即今山西祁县东北白圭村。同蒲铁路在此有支线(白晋支线)至晋城。
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6长乐县:马头江在“县城西北半里。自闽县流入境,江面益阔。又东北与大海相接,波涛震撼。乘舟入郡,常虞风潮之阻。《志》云, 由县城西北入马江,曰太平港,旧名吴船头。相
一作由卷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改长水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桐乡市东北二十里,后徙治今浙江嘉兴市南。《续汉书·郡国志》吴郡由拳县,刘昭注引干宝《搜神记》:“秦始皇东巡,望气者云‘五百年后江
即今山东临沂市西北三十五里义堂镇。民国《临沂县志》舆图:县西北有义堂村。因村内有刘、关、张“三义堂”庙,故名。
唐置,属普安县。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元和志》卷33普安县:大剑镇“在县东四十八里。本姜维拒钟会垒也。在开远戍东十一里。其山峭壁千丈,下瞰绝涧,飞阁以通行旅,梁时于此置大剑戍”。
①北齐置,故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北周宣帝改置临河县。②北宋熙宁七年(1074)废永和县为镇,属安阳县。即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永和乡。③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