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郡
北魏置,属建州。治所在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城、沁水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北魏文帝置,治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西城)。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水、阳城、安泽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年)省入长平郡。
北魏置,属建州。治所在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城、沁水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北魏文帝置,治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西城)。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水、阳城、安泽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年)省入长平郡。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八十五里宋家庄乡。《清一统志·顺德府二》:宋家村堡“在(邢台)县西北百余里。俱明时大名兵备道防秋处”。
①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二十五里大高村镇。明嘉靖 《南宫县志》 卷2有高村。②即今山东省东明县北高村乡。旧属濮阳县。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直隶省濮阳县西南有高村。③即今
即今青海称多县治。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周均”,藏语意为 “小渡口”。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务川县(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辖境相当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思南县北部地。贞观四年(630)改为思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务川县(
旧作赤寮墟。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谷饶镇。清光绪《潮阳县志》卷4:赤寮墟在“县西六十里贵山都”。
①又名瓮山。即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万寿山。《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 “金山亦在府西三十里,亦曰瓮山,其西有龙泉汇而为池,曰瓮山泊,潜通大湖。”②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涞水县: 金
大理国阿都部。在今四川布拖县 (特里木)。一说在今美姑县。《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 里州 “蛮名昔郎甸”。
一名少水,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二郎神沟,南流经安泽、沁水、阳城诸县,入河南济源市境,东流至武陟县南入黄河。《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荥阳入河。”
北宋开宝六年(973)以大昌县盐泉所置,治所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八里前河乡(门洞)。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3大宁县:“与治侧永安城相对,取安宁之义也。”端拱元年(988)徙治今巫溪县。元至元二十年(12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喀拉喀什河北岸大红柳滩附近。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阿不多阑干“干柴草更蕃茂,地多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