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威清卫

威清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威清站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清镇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将镇西卫并入,改为清镇县。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属贵州都指挥使司。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


猜你喜欢

  • 浰洲

    在今湖北枝江县南。《方舆纪要》 卷78枝江县 “芦洲” 条下: “浰洲在县东二十里江中。……广十余里,民耕其上。”

  • 伍牙山

    ①一名护牙山。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南六十里,与安徽郎溪县接界。宋《景定建康志》卷17:伍牙山一名护牙山,“俗传伍子胥美齿牙,避楚至此,恐为人所识,以石击毁其牙, 山神为震,护之不毁,因名护牙”。②在今安徽

  • 浮来

    春秋时纪邑。在今山东莒县西。《春秋》: 隐公八年 (前715),“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注: “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 《方舆纪要》 卷35谓在蒙阴县西北三十里。《

  • 天山

    ①即神居山。在今江苏高邮市西南六十里天山乡。②即今甘肃西部祁连山。《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前121),“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师古注:“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③横贯在今新疆中部

  • 裕溪镇

    即今安徽芜湖市东北裕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和林

    哈剌和林的简称。突厥语 “黑砾石” 之意。为蒙古国国都。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元史·地理志》 载: “和宁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1220

  • 颍州府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颍州置,属河南省。治所在阜阳县 (今安徽阜阳市)。辖境相当今安徽涡阳、蒙城、霍邱等县以西地区。1912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置,治今安徽省阜阳市。辖境相当

  • 沐川县

    1942年改沐川设治局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以沐川河为名。在四川省南部。属乐山市。面积 1401.29 平方千米。人口25.5万。辖7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沐溪镇。唐置沐源镇。北宋置沐川

  • 淅川县

    ①北魏置,属淅川郡。治所在马蹬城 (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口水库中)。北周废。唐初复置,属淅州。贞观八年 (634) 废。五代梁复置,属邓州。元初废。明成化六年 (1470) 复置,属邓州。徙治今淅川县西

  • 汴山

    即大弁山。即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卞山。《隋书·地理志》:北海郡临朐县有“汴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