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路
元天历元年 (1328) 置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姚州 (今云南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姚安、大姚、永仁等县及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 废为府。
元天历元年(1328年)置,治姚州(今云南姚安县)。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姚安、大姚、永仁三县及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区。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姚安府。
元天历元年 (1328) 置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姚州 (今云南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姚安、大姚、永仁等县及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 废为府。
元天历元年(1328年)置,治姚州(今云南姚安县)。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姚安、大姚、永仁三县及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区。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姚安府。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北大庾岭上小梅关。《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小梅关“在府东北四十里小梅岭上。山径荒僻,有路通三洲、五渡、龙南、信丰等处。贼每由此窥窃往来,旧有土城,恃为限蔽”。在今广东省南雄市
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清乾隆《巴县志》卷1:石油溪“有石井现出油,可取供灯火”。
在今云南鹤庆县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17鹤庆军民府: 拱面山 “山高百仞,一峰拱向郡治,林峦环映,阴晴异态”。
即武勤县。治所即今广西扶绥县。《旧唐书·地理志》 作武勒县。
即今贵州金沙县东北安底镇。清咸丰四年(1854)王三鲊疤在安底率众起事,称“缘人”起义。后幺老王阵亡于此。
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二十里守口堡村北。《清一统志·大同府》:“阳和口在阳高县西北十五里, 东西十五步,墙高一丈八尺, 亦名前口。”即今山西省阳高县西北守口堡。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入犯,朱冕与
在今北京城正阳门西南香厂路。元名水淅庵,明改名万明寺。清《日下旧闻考》卷61引谷之麟《重建万明寺碑略》:“京师正阳门外有万明寺,相传为水淅庵故址也。考庵之所由,盖自元季有游僧水淅,道行最高,结茅于此,
即今广东台山市与珠海市斗门县之间黄茅海。以在新会县崖门之南,故名。《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海,“ 《旧志》: 新宁县西南二百里为寨门海。……大金门海迤北为铜鼓海,又东北即厓门海”。
又名沫水、涐水。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汉书·地理志》 蜀郡汶江县:“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东入江,过郡三,行三千四十里。” 《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沫水 “一名渽水,一名涐水,今曰阳江”。古水
明洪武十五年 (1328) 改茫部路置,次年属四川布政司。治即今云南镇雄县北茫部镇。十七年升为军民府。嘉靖五年 (1526) 移治今镇雄县,改名镇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