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道沟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北。本一小村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辟为南满铁路终点之长春驿区域。后成为中东、南满、吉长三铁路之枢纽。
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珲春河“少西沙金沟河、荒沟河、头道沟河自北入”。产煤。
③一名山河镇。即今吉林和龙市东北头道镇。旧属延吉县,有煤矿。清宣统元年(1909)中日间岛协约开为商埠。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北。本一小村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辟为南满铁路终点之长春驿区域。后成为中东、南满、吉长三铁路之枢纽。
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珲春河“少西沙金沟河、荒沟河、头道沟河自北入”。产煤。
③一名山河镇。即今吉林和龙市东北头道镇。旧属延吉县,有煤矿。清宣统元年(1909)中日间岛协约开为商埠。
①北魏置,属邓州。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后废。②南朝宋泰始七年(471)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南齐治所在武桑县(今合浦县北)。梁、陈时废。③西魏置,治所在春陵县(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隋
①南朝梁武帝置,治所在新兴县 (今广东新兴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及云浮市东南地。天宝元年(742) 改为新兴郡,乾元元年 (758) 复名新州。元至元十六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南恩州置,治所在阳江县 (今广东阳江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阳东、阳西、阳春等市县地。十九年 (1282) 复改为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南恩州改置,治阳江
在今广西平乐县北。《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白面村在府北四十里,接阳朔县界。”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0商城县: 界岭在 “县西南九十里。南接湖广麻城县界,因名”。②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宜都县: 界岭 “在县北六十里,与夷陵接界而名”。(1)山
自上海江湾至三民路。长2.4公里。为沪宁铁路支线。1935年修筑。1944年被拆除。
即今陕西绥德县东南界首。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河防县治此。
唐贞观九年 (635) 置,为郎州治。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市。十一年 (637) 废。十三年(639) 复置,为播州治。十四年 (640) 改名罗蒙县。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之梅江河。《明史·地理志》 平茶洞长官司:“西有百岁山,哨溪出于其东,满溪出于其西,合流入买赛河。”
即今广西来宾县西南石陵乡。《方舆纪要》卷109迁江县:石零堡“在县(治所在今迁江镇)东南三十里。往来者经此,每罹寇患。正德七年设堡于此,筑城置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