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液池

太液池

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于建章宫北开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内。《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颜师古注:“太液池者,言其津润所及广也。”

②唐于大明宫北兴建,在今陕西西安市北偏东。池分东、西两部分,西部较大,中间以渠道相连。

③指今北京西城区南海、中海、北海。金始称太液池,元名西华潭,相当今中海、北海。明初拓建南海,亦称金海。清又称西海子。《日下旧闻考》卷21:“西苑太液池,源出玉泉山,从德胜门水关流入,汇为巨池,周广数里。自金盛时,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称。名迹如琼华岛广寒殿诸胜,历元迄明,苑池之利相沿弗改。”民国时期,南海曾设总统府、大元帅府。今中南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地。


(1)又称蓬莱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开凿,在建章宫北。周回十顷,水源引自城北渭水。池中筑渐台,高二十余丈;起蓬莱、方丈、瀛州、壶梁,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2)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北偏东。唐凿,在大明宫北。有东、西两池,西部较大,中间有渠相连。水源来自大明宫以北,或引自当时禁苑中的漕渠。(3)即今北京市故宫西华门外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开凿。一称西华潭。明又称金海、三海。清以后称北海、中海、南海。(4)在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园中。指北海的水面。水面广阔,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琼华岛耸立于水面南部,波光塔影。沿岸一带建有濠濮涧、画舫斋、静心斋、五龙亭等,隐现于绿丛水色之间。


猜你喜欢

  • ?

    一作。殷武丁时方国。周为荀国。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殷墟书契前编》8·3·8片:“至��,我又事”;《殷虚文字乙编》1811片:“至�8

  • 瓦店集

    集镇名。在河南省安阳市区东南部。瓦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000。传古代此地经营砖瓦业者甚多,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机械、面粉、食品等厂。公路北接安大公路。

  • 诺祚州

    即诺柞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

  • 巫咸山

    亦名瑶台山、覆奥山。在今山西夏县东五里。《汉书·地理志》 河东郡安邑县:“巫咸山在南。”《水经·涑水注》:盐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径巫咸山北”。均此。又称复奥山、瑶台山。在山西省夏县东。山顶建塔以象文

  • 东成墟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二十里东成镇。清道光《恩平县志》卷4:“墟市”有东成墟。

  • 沅江

    又称沅水。《山海经·中山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在湖南省西部。上游称清水江。源出贵州省东南云雾山,东北流入湖南省,至洪江市黔城镇以下始名沅江。继续东北流,到汉寿县入洞庭湖。长 1033 千米,流

  • 上思县

    1913年改上思厅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即今广西上思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清光绪年间抗法、抗日英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为上思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属防城港市。面积 2809 平方千米

  • 石塞城

    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南燕时戍守要地。《资治通鉴》:东晋义熙二年(406)南燕西中郎将封融奔魏,“封融与群盗袭石塞城,杀镇西大将军余郁,国中振恐”。即此。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资治通鉴》:东晋义

  • 南济阴郡

    北魏置,属徐州。治所在竹邑城 (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市北部地。南朝梁改置睢州。东魏武定五年 (547)复置南济阴郡。后废。北魏置,治竹邑城(今安徽宿州市北符离镇)。属徐州

  • 东佳城

    亦作东家城、栋嘉城。在今辽宁抚顺市南。明万历十三年(1585)东佳等四城酋长袭击努尔哈赤,即此。又作东家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栋嘉城(《圣武记》)。在今辽宁省抚顺市南。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