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赕

太和赕

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北十里太和村一带)。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西洱河以北一片。《新唐书·南诏传》:“夷语山陂陀为和,故谓太和。”《元混一方舆胜览》:“赕,汉语府也。”大理废。


太,又作矣(《新唐书·南诏传》)。南诏于太和城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南太和村。为南诏直辖西洱河(今洱海)区域十赕之一。大理废。


猜你喜欢

  • 宛溪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源出市东南三十里驿山南,北流合溪涧诸流,绕出城东为宛溪。东北三里许至三岔河口合于句溪 (水阳江)。唐李白 《题宛溪馆》 诗: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 葫卢山

    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五十里。《水经·汶水注》: “汶出牟县西南阜下,俗谓之胡卢堆。” 《方舆纪要》 卷31称为葫芦关山,“山形险隘”。《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葫芦山,“ 《府志》: 形如葫芦,其势险隘

  • 错拉宗

    即错拉。今西藏错那县。

  • 显陵

    ①五代晋高祖石敬瑭陵。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二十四里石陵村。《旧五代史· 晋书 · 高祖纪》: 天福七年 (942) 八月,“上谥曰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以其年十一月十日庚寅葬于显陵”。②在今辽宁

  • 乌玉河

    亦作黑玉河。即今新疆和田、皮山县境之喀拉喀什河。《宋史·于阗国传》:于阗国“国城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次西有乌玉河,源出昆冈山,去国城千三百里。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

  • 白鸦谷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唐杜甫诗:“盘剥白鸦谷口栗”,即此。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唐杜甫有“盘剥白鸦谷口栗”诗句。

  • 矣波海

    即今云南蒙自县与个旧市间之大屯海。《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矣波海“中多鱼虾海菜”。

  • 观音庵镇

    即今四川奉节县南六十里新民区治所。光绪《续修奉节县志》卷4:观音庵“距城六十里”。

  • 龙王潭

    即水阁凉亭。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是拉萨著名园林之一。

  • 小溪口砦

    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属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南龙头镇江河村。十年(1077)改为武宁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