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八十里。古称方山,北齐时在山上建天龙寺,因称天龙山。山东、西两峰有从北齐至隋、唐的石窟造像二十余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称为天龙山石窟。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八十里。古称方山,北齐时在山上建天龙寺,因称天龙山。山东、西两峰有从北齐至隋、唐的石窟造像二十余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称为天龙山石窟。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北宋嘉定十七年 (1224) 以其地险远,在黄杨岩下置寨守御,属永安县。绍定四年 (1231) 增兵戍守。元至元中设巡司,仍隶永安县。明洪武初改名黄杨寨巡司。南宋嘉定十七年(1
金贞元元年(1153)改析津府置,建为中都,属中都路。治所在析津县(今北京城西南,贞元二年改名大兴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永定、北运河流域间地。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名大都路。金贞元二年(
唐置,在今广东南海市北。《元和志》卷34南海县:牛鼻镇“在县西北五十里”。古镇名。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唐属南海县。
又名抚西城。明洪武间建,为抚顺千户所驻地。在今辽宁抚顺市浑河北岸高尔山前。明《全辽志》卷1:抚顺城在“(沈阳中卫)城东八十里。本古贵德地。洪武十七年创立,周围三里有奇”。《明史·杨镐传》:万历四十六年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东溪镇。元于此置东溪巡检司。明嘉靖十一年(1532)移于今赶水镇。(1)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面积153.7平方千米。人口8.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溪,人口1.4万。唐初为丹溪县治所,贞观
1937年析布伦托海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青格里河 (今新疆青河县)。1944年改为青河县。1937年由布伦托海县析置,治青格里河(今新疆青河县青河镇)。1944年升县,并改名青河县。
唐至德二年(757)改军安县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乾元初属爱州。后废。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以军安县改置,治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属镇南都护府。后废。
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北四十二里界集镇。清乾隆 《淮安府志》 卷5: 桃源县 (有泗阳县) 有界头集。
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置,属太平府。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以明江为名。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东部地。1912年改为明江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因明江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北走马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巴县:走马铺“在县西八十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