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通监

大通监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治所在交城县(今山西交城县)。天圣元年(1023)改为交城县。明道二年(1033)复置,宝元二年(1039)属太原府。金废。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治交城县(今山西交城县西北西冶村)。属河东路。管东、西二冶烹炼之务。东冶在绵上县,西冶在交城县北山。金废。


猜你喜欢

  • 柳湾

    在今河北徐水县东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 柳湾,“ 《志》 云: 宋与契丹分界二十里,即此。俗名芦草湾,今堙”。村名。在青海省乐都县东部、湟水北岸。属高庙镇。人口 1130。产春小麦,兼种少

  • 清洋陂

    在今福建晋江市北。《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晋江县: 清洋陂 “在府南。陂八十有二,洋陂最大,邑南诸洋俱受溉焉。自烟浦而西,水之小者为溪,大者为浦,溪浦分流之际,则筑土为陂,以溉溪旁之田。自南安县之九

  • 静宜园

    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公园内。清康熙十六年 (1677) 于此建香山行宫。乾隆十年 (1745) 重修,增建多处台榭亭阁,改名静宜园,园内有二十八景。1860年英法入侵,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入侵,静宜园

  • 平阳宫

    又作平阳封宫。春秋时秦筑,在今陕西宝鸡县东杨家沟乡以东、阳平镇以西。《史记·秦本纪》:武公元年(前697),“伐彭戏氏, 至于华山下,居平阳封宫”。《雍录》亦称“平阳宫在华山下”。

  • 祁乡县

    即沶乡县。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宋书·州郡志》 作祁乡县。古县名。(1)秦置,治今河南省夏邑县东北。西汉永始三年(前14年)封梁夷王子贤为祁乡侯于此。属沛郡。东汉废。(2)又作沶乡、祁阳县。三国魏置,

  • 婆速府路

    亦作婆娑府路、博索府路。金置,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东南部、吉林西南部与朝鲜慈江道及平安北道部分地。元初直隶辽阳行省,至元二十五年 (1288) 废为婆娑府巡检司。

  • 溢乐县

    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为同和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岷县。隋大业初改名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复名溢乐县。唐为岷州治。上元二年 (761)没入吐蕃。古县名。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为岷州及

  • 显美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东汉改属武威郡。《三国志·魏书·张既传》:黄初中,凉州卢水胡反,既率军讨之,“既扬声军由鹯阴,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

  • 淳化县

    ①北宋淳化四年 (993) 置,属耀州。治所即今陕西淳化县。宣和元年 (1119) 改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②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清溪县置,属严州。治所在今浙江淳

  • 广兴场

    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广兴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广兴场“距城一百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