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罗山

大罗山

①即泉山。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约三十里瓯江南岸。宋释赞宁《笋谱·二之出》:“龙牙竹笋出永嘉大罗山。”《方舆纪要》卷94温州永嘉县:大罗山“广袤三十余里。一名泉山……即朱买臣所云越王居保之泉山也”。

②在今广东新兴县东。《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大罗山在“县东二十里。高八十余仞,周二十里。山状如屏,群峰罗列其下。其并峙者曰思防山,以山形峭拔,登者尝防阽危而名”。

③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清远县:大罗山,“其脉自阳山来,西抵广西梧州府怀集县界,瑶僚多居其间,中有龙潭”。


猜你喜欢

  • 海西宾州站

    明改滨州站置,在今吉林农安县东北红石垒村。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北陆路有 “海西宾州站”。后废。

  • 佟家江

    又名同嘉江、佟佳江。亦名通吉雅吉江。即今辽宁东部、吉林南部浑江。为鸭绿江支流。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佟家江“源出长白山南分水岭,岭有三泉, 自谷中出, 会为一,西南流受合勒们等诸河、鸭绿江自东来

  • 青阳城

    即今安徽南陵县治。《旧唐书·地理志》南陵县: “旧治赭圻城,长安四年移理青阳城。” 即此。(1)在今河北省馆陶县西马头渡。相传汉冯异追铜马贼于此。(2)即今安徽省南陵县。武周长安四年(704年)移南陵

  • 乌槎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高陂镇。《明史·地理志》 大埔县:“西南有乌槎巡检司,后迁高陂。”

  • 崧厦镇

    即嵩城市。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里崧厦镇。在浙江省上虞市北部。市北部经济重镇。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崧厦,人口1.1万。东晋隆安四年(400年)袁崧筑城,后人称其嵩城,为避崧名讳用嵩,

  • 湖雾岭

    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92太平县: 湖雾岭 “在县西北三十三里,屹立湖测,西连雁荡、北接唐岭,常有海气升腾如雾,因名。路出乐清县”。

  • 大中桥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明宫城西南,白下路与大光路交接处的青溪上。始建于杨吴,称白下桥。明初称为大中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中桥“在长安街西。即古白下桥”。《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宁县:大中桥“唐时东

  • 小镬洲

    即今广东阳江市东南大海中小镬岛。《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小镬州“在州东南”。

  • 九河关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南九河白族乡(白汉场)。由剑川出中甸、维西要道。清有经制外委驻此。

  • 东夏州

    ①北魏延昌二年(513)置,治所在徧城郡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延川、宜川、延长、子洲、绥德、清涧、子长、米脂、甘泉、吴堡等市县地。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