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河
①即今四川城口、万源之任河。以流经万源市东北大竹镇而名。源出城口县东南篁墩山,西北流经县北,至万源市东北大竹镇,北流入陕西,注入汉水。光绪《大清帝国全图》四川太平县:东北有大竹河。
②集镇名。即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河西岸大竹镇。《明史·左良玉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营太平县大竹河”。即此。清设把总驻守。民国《万源县志》卷2:大竹河在“治北一百四十里。由陕运来棉花及县属所产药材,多集中交易,商业较盛”。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城口县。
①即今四川城口、万源之任河。以流经万源市东北大竹镇而名。源出城口县东南篁墩山,西北流经县北,至万源市东北大竹镇,北流入陕西,注入汉水。光绪《大清帝国全图》四川太平县:东北有大竹河。
②集镇名。即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河西岸大竹镇。《明史·左良玉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营太平县大竹河”。即此。清设把总驻守。民国《万源县志》卷2:大竹河在“治北一百四十里。由陕运来棉花及县属所产药材,多集中交易,商业较盛”。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城口县。
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北。明金幼孜《北征录》:“晚次通川甸,即应昌东二海子间。上登山遥望,指海边石山曰:‘此即三石山也’。”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岸蒂普。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特布克 “在图斯库勒东岸支河之间”。
即今河北宁晋县南十五里大曹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南有大曹庄。
①在今山西沁县南。《清一统志·沁州》:万安山“在州南四十里。其地有文中子洞”。相传为隋王通读书处。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北阳山。《清一统志·苏州府一》:阳山“在长洲县西北。一名秦余杭山。一名万安山”。③在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古名序水。亦曰溆川。又名双龙江。源出鄜梁山,西北流入沅。《楚辞·九章·涉江》: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古称溆浦,又称双龙江、溆川。溆,又作序(《汉书·地理志》)。又名序溪
①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会下江兵五千余人至宜秋。乃往为说合从之势,下江从之。” 李贤注: “宜秋,聚名,在沘阳县。”②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晋书·苻健载记》:东晋永和八年 (
古名高华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花屿“横直里许”。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称:虎井屿转而南,为花屿、草屿,“二屿相连,澎山无草木,二屿颇有,故以花草名”。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元与罗部合设罗次县。
今江西兴国县北长冈乡。1933年冬,毛泽东在此进行农村调查,写下《长冈乡调查报告》。在1934年2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表彰为模范乡,并印发了调查报告,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即温泉峡。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与东阳镇之间嘉陵江中。唐陈子昂有《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合州津口别弟至东阳峡步趋不及》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