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石桥

大石桥

①又名安济桥、赵州桥。在今河北赵县南洨水上。隋建。《清一统志·赵州一》:安济桥“在州南五里洨河上,俗名大石桥。隋建。广四十步,长五十余步。唐张嘉贞、李翔皆有铭”。

②即今辽宁大石桥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初二日义和团与俄军激战于此。1949年于此设营口县。1992年改设大石桥市。

③在今河南临颍县北,接许昌县界。旧属许昌县。《清一统志·许州一》:大石桥“在州城东南三十里。跨石梁河上”。


(1)集镇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部。属赵州镇。人口3150。因村内大石桥(安济桥)得名。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棉织、糕点、粮油加工等厂。安济桥驰名中外。(2)安济桥的俗称。


猜你喜欢

  • 崤底

    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后汉书· 光武帝纪》: 建武三年 (27),“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大破之”。李贤注: “崤,山名; 底,阪也。一名嵚岑山,在今洛州永宁县西北。”

  • 高家场

    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六十里。清置巡司于此。

  • 滩下乡

    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上八镇东滩下。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丰顺县图表: 县西有 “滩下乡”。

  • 京西路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许昌二市及淮阳县以西,崤山、熊耳等山以东,沁、卫二河以南; 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 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及大巴山以东

  • 吴王矶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吴王矶“在大别山侧”。《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凤栖山”条下:“《志》云,郡城东北有吴王矶,一名禹功矶,吴、魏相持时,皆以沔口为重镇。吴守此矶,以

  • 民丰县

    1947年改民丰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民丰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南接西藏自治区。属和田地区。面积5.75万平方千米。人口3.4万,有维吾尔、汉、回、柯

  • 武缘县

    ①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属缘州。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东郁江北岸伶俐镇。大业三年(607)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南晋州。贞观八年 (634) 属邕州。北宋天圣五年 (1027) 移

  • 利国场

    ①在今河北黄骅市。清为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雍正年间废。②元设利国盐场。在今山东沾化县(富国)东利国乡。清初设盐大使管理,康熙十六年(1677)并入富国场。

  • 洚水

    ①古水名。《水经· 浊漳水注》 称绛渎,《通典》 称枯绛渠。故道自今河北广宗县,经南宫、冀州、衡水三市,至武邑县界流入漳水。是古漳水一时的徙流,久湮。或误以为即 《尚书· 禹贡》 的降水。②即绛水。在

  • 神臂崖城

    亦名神臂山城、铁泸城。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村。南宋淳祐三年 (1243)建在神臂崖,迁泸州于此。为抗蒙元著名山城之一。至景炎二年 (1277),争战34年,五易其手。故民谚有 “天生重庆,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