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渡河

大渡河

古名渽水、涐水、沫水、羊山江(阳山江)、铜河、中镇水。在今四川西部,为岷江最大支流。源出川、青交界的果洛山,上源曰大金川,在丹巴县纳小金河后始称大渡河。南流经泸定、石棉、汉源、峨边,于乐山市西纳青衣江后注入岷江。《资治通鉴》:唐大和三年(829),南诏从成都大掠子女百工数万南归,“及大度水,嵯颠谓蜀人曰:‘此吾南境也,听汝哭别乡国。’众皆恸哭,赴水死者以千计”;《宋史·字文常传》:乾德三年(965)平蜀,太祖“取蜀舆图观之,画大渡(河)为境”;《元史·世祖纪》: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又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乘革囊及栰以渡”;《清史稿·穆宗纪》: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石达开至大渡河,全军覆没;1935年5月红军长征至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又北夺泸定桥。皆此。


古称沫水、渽水、阳山江。岷江最大支流。在四川省西部。《水经注·沫水》:“沫水出广柔徼外,……东北青衣江水合,东入于江。”隋、唐以后称沫水为大渡水。发源于青海省班玛县西北果洛山东南麓,名马可河,东南流至则曲河口入四川省境,名麻尔柯河,经阿坝县南部色尔古纳阿曲(阿柯河)名脚木足河,经马尔康县,南流至金川县可尔因纳杜柯河后名大金川。在丹巴县章谷纳小金川,始称大渡河。南流至石棉县折向东流,到乐山市草鞋渡纳青衣江后入岷江。长 1155 千米,流域面积9.2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 1570 米3/秒。上中游穿行于折多山、大雪山和夹金山、二郎山间的纵谷,沿途多峡谷,森林密布,水流湍急,全河落差 4173 米,水力资源极其丰富。下游建有龚嘴水库和水电站。主要支流有尼日河、梭磨河、青衣江、松林河、流沙河、牛目河、西溪河、草什渣河、上鱼沟等。峨边以下可通航。唐代为剑南西川防守吐蕃、南诏重要防线。大历十四年(779年),吐蕃与南诏合兵十万,三道入寇,一出茂州,一出扶、文州,一出黎、雅州,右神策都将“李晟追击于大渡河外”(《资治通鉴》)。建中四年(783年),唐与吐蕃为盟。“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大渡水西南,为蕃界”(《旧唐书·吐蕃传》)。太和中至咸通初,南诏攻取嶲州南北地后,唐与南诏以大渡河为界。咸通十四年(873年),南诏“坦绰复寇蜀,��舟大渡河以济,为(黎州)刺史黄景复击却之”。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强渡安顺场渡口(石棉县内)和抢夺泸定桥(大渡河铁索桥,在泸定县内)。


猜你喜欢

  • 浮瀛山

    即浮膺山。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

  • 冶陶镇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冶陶镇。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集镇:冶陶在“县西六十里”。在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冶陶,人口 4630。以建村时村民多从事冶制陶瓷业得名。19

  • 陵山

    ①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定州: “陵山在州西六十里。上多古帝王陵冢,因名。其相峙者曰庐山、飞山。”②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陵山 “山不甚高,相传古帝王

  • 盐仓

    ①即三门仓。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五里黄河北岸下仓村,今已沦入水库中。《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十二年 (734),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于三门 “西置盐仓,凿漕渠十八里以避三门之险”。②在今甘肃泾川县西

  • 沙镇溪市

    即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沙镇溪镇。明嘉靖《归州志》卷1:“沙镇溪镇, 州西十里。”

  • 裕民设治局

    又称察汗托海设治局。1940年由额敏县析置,驻察汗托海 (在今新疆裕民县西)。1944年升为裕民县。又称察汗托海设治局。1940年由额敏县析置,治察汗托海(今新疆裕民县西)。1944年升县。

  • 和川水

    亦名和水、始阳河。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寰宇记》 卷77荣经县: 和川水 “在县北九十里,从罗绳岩古蛮州东流来”。《清一统志 ·雅州府一》: 和川水,“ 《旧志》: 水在司治前。源出蛮界,东流入

  • 广阳郡

    ①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大清河以北、永定河下游地区。西汉初改为燕国。元凤初复为广阳郡,本始初改为国。东汉初废入上谷郡,永元八年(96)复置郡。三国魏太

  • 孟诸

    即孟猪。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虞城县西北。春秋属宋。《尔雅·释地》: “宋有孟诸。” 郭璞注: “今在梁国睢阳县东北。” 《元和志》卷7虞城县: “孟诸泽,在县西北十里,周回五十里。”古泽薮名。

  • 宁夏千户所

    清康熙六年(1667)改兴武营守御千户所置,治所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北兴武营。雍正二年(1724)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