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与西林、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清一统志·九江府二》:上大林寺“在庐山西大林峰南。晋建。元末毁。明宣德中重建。寺前有宝树二,曲干垂枝,圆旋如盖。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下大林寺在桥西”。
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庐山上。与东林、西林寺合称三大名寺,为东汉明帝时佛教中心之一。唐元和十二年(817年),白居易游此且有题咏。现辟为花径公园。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与西林、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清一统志·九江府二》:上大林寺“在庐山西大林峰南。晋建。元末毁。明宣德中重建。寺前有宝树二,曲干垂枝,圆旋如盖。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下大林寺在桥西”。
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庐山上。与东林、西林寺合称三大名寺,为东汉明帝时佛教中心之一。唐元和十二年(817年),白居易游此且有题咏。现辟为花径公园。
又称勃弄赕。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白崖城(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二里红岩街西)。郭松年《大理行记》:“县西石崖斩绝,其色如雪,故曰白崖。”宋大理属首府大理。元代废。又称勃弄赕。南诏置,在今云南省弥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南。《明史·地理志》琼州府澄迈县: “南有兔颖巡检司,治曾家东都,后迁南黎都,废。”
一作修善关。在今河南新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0光山县 “白沙关” 条: 修善冲关“在县西南百二十里”。两山耸峙,关扼山中。
唐太宗末建。在今四川丹棱县城西。宋重修,苏辙有《白鹤寺记》。明永乐初改名白塔寺。在今四川省丹棱县。唐太宗末建。北宋重修,苏轼有《白鹤寺记》。明永乐初改名白塔寺。
明嘉靖二十四年 (1545) 置,为归德府治。治所即今河南商丘县。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古旧县名。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置,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城关镇。明、清为归德府治。1960
南宋都城。在今浙江杭州市。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都临安府,称行在所。以示不忘旧都汴梁而以此为行都之意。城区分为宫城和外城两部分。宫城又称皇城、大内, 在凤凰山东麓,周围九里,北起今凤山门,西至万松
1947年8月由嵊泗列岛设置,属江苏省。驻菜园镇 (今浙江嵊泗县)。取嵊屿和泗礁山两岛的首字为名。1948年10月改由国民党海军管辖,设嵊泗巡防处。解放后1949年4月改置嵊泗列岛军事管制委员会,后隶
隋大业三年(607)改延州置,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延河东岸)。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延川、宜川、志丹、子长、安塞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延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延安郡。乾元元年
又作吞河、陶温水或桃温水。即今黑龙江省伊春市东汤旺河。《清一统志·吉林一》:屯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七百里。源出屯窝集,东南流会十余水,入混同江”。《清史稿·地理志》 汤原县:“屯河即汤旺河。”(1)即“
今四川乐山市城内之老霄顶。《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 高标山 “一名高望山。古备城库之基,即今万景山。府之主山,巍然高峙,万象在前,烟朝月夕,其景无尽”。北宋宣和中建万景楼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