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昌县

大昌县

①北周置,属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灵丘县南。隋开皇三年(583)废。

②北周改建昌县置,为永昌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后属建平郡。隋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北宋端拱元年(988)属大宁监。南宋嘉定八年(1215)徙治水口监(今巫山县北下田乡北水口)。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大宁州。明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 后废入大宁县。永乐初复置,属夔州府。《明史·庄烈帝纪》: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陷大昌,总兵官张令战死”。即此。清康熙九年(1670)废入巫山县。


古县名。(1)北周置,治今山西省灵丘县南。属蔚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入灵丘县。(2)北周改泰昌县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西北大昌镇。属永昌郡。隋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徙治今巫溪县东大宁河东岸,属大宁监。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徙治今巫山县大昌镇西北水口村。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入大宁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置,不久即废。永乐初复置,属夔州府。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废,并入巫山县。


猜你喜欢

  • 裘村市

    旧名卢村。明改今名。即今浙江奉化市东南四十二里裘村镇。清光绪 《奉化县志》 卷3 《镇市》 有裘村市。

  • 明溪砦

    ①五代时置,属辰州。即今湖南沅陵县西北五十八里明溪口镇。北宋熙宁九年 (1076) 废。寻复置。明置明溪巡司。②南宋绍兴间置,属清流县。在今福建明溪县。元改为明溪站。

  • 拉孜

    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松筠 《西招纪行诗》 注: “拉孜地名,在彭错岭、甲错山中间。”

  • 胜铎谷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北九十里。《宋史·地理志》 乐州: 德固砦 “旧名胜铎谷,崇宁三年筑五百步城,后赐名德固砦”。

  • 淡水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置,为台北府治。治所在艋舺 (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后改置台北县。古县名。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艋舺(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为台北府治

  • 景宁县

    明景泰三年 (1452) 析青田县置,属处州府。治所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 (鹤溪镇)。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60年撤销,1984年改置景宁畲族自治县。古旧县名。明景泰三年(1

  • 瓦述色他长官司

    简称色他司。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色达县。宣统三年(1911)改流。

  • 庞山湖

    在今江苏吴县南二十里,澹台湖东。《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长洲县: 庞山湖,“太湖之水,自吴江县之鲇鱼口及长桥下东北出者,皆汇于此,导流为吴淞江,又东南为黎湖、菱湖、叶泽湖、新湖,即庞山湖之旁注者也,

  • 思依堡

    即今四川阆中市西北思依镇。《清一统志·保宁府二》: 思依堡 “在南部县西北思依山”。

  • 辖鲁宗

    即辖鲁。今西藏曲松县西北下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