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峒山
①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宋余靖有《游大峒山诗并序》。《清一统志·韶州府》:大峒山“自州治水行七十里得月华山,舍舟道樵径,又十五里乃至大峒。其山磅礴耸峭,秀倚天际,绝顶之上,千里在目,涧声冷冷,清入毛骨。《旧志》:在县东北八十里”。
②在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平乐府一》:大峒山“在修仁县南百里。山岭层叠,绵亘数百里,达浔州府平南县界,皆诸瑶所居,不通行旅”。
①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宋余靖有《游大峒山诗并序》。《清一统志·韶州府》:大峒山“自州治水行七十里得月华山,舍舟道樵径,又十五里乃至大峒。其山磅礴耸峭,秀倚天际,绝顶之上,千里在目,涧声冷冷,清入毛骨。《旧志》:在县东北八十里”。
②在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平乐府一》:大峒山“在修仁县南百里。山岭层叠,绵亘数百里,达浔州府平南县界,皆诸瑶所居,不通行旅”。
西晋置,属建宁郡。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南。南朝宋废。
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红古区花庄一带。《后汉书·明帝纪》:中元二年(57)九月,“烧当羌寇陇西,败郡兵于允街”。李贤注:“允街,县名也。音铅,街音隹。属金城郡。故城
即今浙江桐庐县东北二十二里窄溪镇。《明史·地理志》 严州府桐庐县: “有桐江巡检司,后迁桐君山,又迁窄溪埠”,即此。在浙江省桐庐县东部、富春江南岸。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窄溪,人
一作广成关。本广成聚,西汉置广成苑。东汉中平元年(184)为镇压黄巾起义,置八关,此其一。故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后汉书·皇甫嵩传》载:中平元年(184)黄巾军起,“诏敕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 自函
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铜鼓卫:石炭堡“在卫西”。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城内。《舆地纪胜》卷22池州:九华楼,“《池阳记》:即子城东门楼”。《清一统志·池州府二》:九华楼“在贵池县九华门上,唐建。……唐杜牧有《九华楼寄张祜》诗”。②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南。《清
在今上海市东部。北起走马塘,南入黄浦江。清同治《上海县志》卷3:“杨树浦通江浦,北流通引翔港,西流通下海浦,会三洪之水,过太平寺,北达虬江。”区片名。在上海市杨浦区南部。泛指黄浦江以北、大连路以东地区
唐景福二年(893)分定州置,治所在无极县(今河北无极县)。北宋景德元年(1004)移治蒲阴县(今安国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国、深泽、晋县等市县地。元以后辖境有变化,清不辖县。1913年改为祁县。唐景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资治通鉴》: 唐昭宗景福元年 (892) 三月,西川将李简邀击杨守忠于钟阳,“夏四月,简又破 (杨) 守厚于铜鉾,斩获三千余人,降万五千人,(杨) 守忠、守厚皆走”。
亦作打箭炉。即今四川康定县。《明史·西域传三》:“洪武时,其地打煎炉、长河西土官元右丞刺瓦蒙遣其理问高惟善来朝,贡方物,宴赉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