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十九年(599)置,属庸州。治所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业初属巴东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务州治,贞观四年(630)改为思州治。天宝初为安夷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思州治。五代废。
一作牟首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濯鹢牛首。”张揖注:“牛首,池名,在上林苑西头。”又作牟首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西驰宣曲,濯鹢牛首。”即指此。
即今湖南株洲县 (渌口镇) 南四十四里涂田镇。《清一统志·长沙府》: 涂田市 “在湘潭县南五十里”。
一作葭芦城。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三国时,魏将邓艾与蜀将姜维相持于此,建城设戍。东晋南北朝时,仇池氐族杨氏以此为戍守重地。《宋书·氐胡传》: 元嘉间,“ (杨) 文德既受朝命,进戍茄芦城”。泰始间,“
在今广西永福县南五里。《寰宇记》卷162永福县:“永福山在邑界。”《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永福山“县因以名”。
又称昭陵、北陵。在辽宁省沈阳市区北部。为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是清朝关外盛京三陵(其余两陵为福陵和永陵)中,规模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八年(16
即紫陌。相传为河伯聚女处,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北五里,临漳水。《水经· 浊漳水注》: “ (后) 赵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桥于(漳) 水上,为佛图澄先造生墓于紫陌,建武十五年卒,十二月葬焉,即此处也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高台千户所置,属甘州府。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七年 (1729)改属肃州。民国初属甘肃安肃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东晋义熙中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北魏太和中为宿预郡治。据《舆地广记》 卷6称: “晋元帝督运军储,以为邸阁,因置宿预县及宿预郡。” 北周为泗州治。隋大业初为下邳郡治。唐武德四
亦作王鋐堡。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