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夏阳

夏阳

①战国秦地,在今陕西韩城市南二十里西少梁。《史记·秦本纪》: 惠文王十一年 (前327) “更名少梁曰夏阳”。即此。

②即今山东微山县治夏镇。清属沛县,置夏阳巡司于此。


(1)古邑名。(1)又作下阳。春秋北虢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公羊传》僖公二年(前658年):“虞师、晋师灭夏阳。”即此。参见“下阳”。(2)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南。战国秦邑。《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更名少梁曰夏阳”,即此。(2)古地名。约今四川省宝兴县南灵关西北。《新唐书·韦皋传》: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深入吐蕃,“路惟明自灵关、夏阳攻逋租、偏松城”。经此之路称夏阳道,为雅州西入吐蕃要道。《新唐书·南蛮传》:“雅州西有通吐蕃道三:曰夏阳、曰夔松、曰始阳。”(3)集镇名。(1)在福建省明溪县东北部。夏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500。初为杨姓始居,名杨厝坪,后迁村山下,称下杨,谐音为今名。明置巡检司于此。有圩市。有造纸厂。村东有宋代尚书萧登任墓。有公路接福五公路。(2)在陕西省合阳县东南部、黄河西岸。属洽川镇。人口1100。唐武德三年(620年)为河西县治,乾元三年(760年)更为夏阳县治,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废,设夏阳镇。金仍为镇,后废。村袭镇名。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特产花生、铃铃枣、红皮蒜。有公路通县城。村东夏阳渡是陕、晋之间水上要津。(4)村名。在陕西省韩城市西南部、涺水西岸。属金城街道办事处。人口500。《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十一年(前327年):“更名少梁曰夏阳。”据该村三圣庙碑记载,西汉末年曾由少梁村徙夏阳县于今址,故名。产小麦、玉米、蔬菜。西禹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逊扎布站

    又作孙札保站、五家子站。清置,即今吉林松原市东南五家站镇。《清一统志·吉林二》“金州鄂佛罗站” 条下: “图赖昭站又西北五十里至逊扎布站,即五家子站。”

  • 紫云书院

    明成化四年(1468)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敏创建。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紫云山中。十八年(1482) 赐额。后又扩建。今存大殿和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门楼及观澜桥、墨香泉等胜景。明成化四年(1468年)太子

  • 教山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安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隆安县。

  • 黄子矶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三十里。《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 黄子矶 “在县西与逻洲相接,世传黄巢置砦于此”。《清一统志》 谓 “在武昌县西三十里”。在今湖北省鄂城市西。相传唐末黄巢率众起义,曾结寨于此。

  • 上阳镇

    在今安徽舒城县东。《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上阳镇“在县东二十五里……为商旅聚集之所”。

  • 印渚镇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六十二里印渚镇南。《寰宇记》卷93于潜县:印渚山,“传云渚次石文似印,因以为名”。《清一统志·杭州府一》:桐溪“又西南流,复折而东,周旋盘回,是为印渚”。民国时置镇,1969年毁于洪

  • 斜口镇

    即今陕西临潼县西斜口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零口镇” 条下: 斜口镇 “在 (临潼) 县西四十里”。

  • 驮朴驿

    明置,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柏村。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驮朴去驮卢五十里。自驮卢西至此,皆为左州南境,北去龙州四十里。西仍为崇善地,抵太平亦四十里,水路倍之。”

  • 紫蒙川

    今辽宁老哈河上游支流,一说即今老哈河中下游。为东胡鲜卑族活动中心之一。《晋书·慕容廆载记》: 其先 “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西晋时鲜卑宇文氏建国于此。《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二年 (734),幽

  • 昌平县

    ①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东汉属广阳郡。《后汉书· 寇恂传》:刘玄更始二年 (24),王郎遣将徇上谷,中旬 “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西晋属燕国。北魏初废。东魏天平中复置,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