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子岭关
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墙子路。《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墙子岭关在 “县东北七十五里,古北口之东南。城周一里有奇,有水关。嘉靖二十四年朵颜酋影克纠东西部二十万骑溃此而入,大掠通州及顺义、三河诸县。四十二年俺答复由此入犯,崇祯十二年官军败绩于此,守御要地也”。《清一统志·顺天府四》 引 《密云县志》: “墙子岭关,东自鱼子山,西抵大黄崖口,延袤二百三十一里,辖堡寨十一。”
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墙子路。《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墙子岭关在 “县东北七十五里,古北口之东南。城周一里有奇,有水关。嘉靖二十四年朵颜酋影克纠东西部二十万骑溃此而入,大掠通州及顺义、三河诸县。四十二年俺答复由此入犯,崇祯十二年官军败绩于此,守御要地也”。《清一统志·顺天府四》 引 《密云县志》: “墙子岭关,东自鱼子山,西抵大黄崖口,延袤二百三十一里,辖堡寨十一。”
即今西藏尼木县北麻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麻江宗。1960年并入尼木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尼木县麻江城。1960年与孟嘎宗合并,改置尼木县。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南九河白族乡(白汉场)。由剑川出中甸、维西要道。清有经制外委驻此。
1914年改太平县置,属山西河东道。治所即今山西襄汾县西南三十二里汾城镇。以汾水为名。1928年直属山西省。1954年与襄陵县合并为襄汾县。旧县名。1914年以太平县与江苏、安徽、浙江、四川四省太平县
北宋绍圣四年(1097)筑,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黄铎堡古城址。《宋史·章楶传》:绍圣四年(1097),“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砦”。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平谷县: 碣山 “在县东五十里,峰峦峭拔,林谷深邃”。
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南水子乡坚正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坚正土百户。
西魏恭帝二年(555)置,属和仁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北周废。
又名钩圻邸阁。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宋书·臧质传》: 臧质之江州,“及至寻阳,刑政庆赏,不复谘禀朝廷。盆口、钩圻米,辄散用之”。《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湖口县: 钩圻城 “刘宋时南江运米皆积于钩圻是
在今河南修武县境。东汉延熹二年(159)封欧阳参为仁亭侯。即此。《方舆纪要》卷49修武县:仁亭“后汉延熹二年,以诛梁冀功,封尚书令欧阳参为仁亭侯,是也”。在今河南省修武县境。东汉延熹二年(159年),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二十里门村乡。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有门村。以门姓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