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国
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城阳郡为国,治所在莒县 (今山东莒县)。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沂南等地。东汉建武十三年 (37) 并入琅邪国。
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以城阳郡改置,治莒县(今属山东)。西汉末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莒县、沂南和蒙阴东部等地。东汉建武年间废。《资治通鉴》:东汉建武五年(29年),耿弇引兵“至城阳,降五校余党,齐地悉平”,即此。
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城阳郡为国,治所在莒县 (今山东莒县)。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沂南等地。东汉建武十三年 (37) 并入琅邪国。
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以城阳郡改置,治莒县(今属山东)。西汉末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莒县、沂南和蒙阴东部等地。东汉建武年间废。《资治通鉴》:东汉建武五年(29年),耿弇引兵“至城阳,降五校余党,齐地悉平”,即此。
原名杂佣堂。在今河南商丘市老城内。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幼年读书处。屋为侯氏老宅,两侧原有翡翠楼、香君楼等房舍,现已不存。侯35岁时回顾往事感慨不已,时当壮年,遂改名壮悔堂,并在此著述。清孔尚任所著《桃花扇
一名神应港。又曰白沙津。在今海南省海口市北。《宋史·瀛国公纪·二王附》:至元十五年(1278)十月,“赵与珞与谢明、谢富守琼州,(元)阿里海牙遣马成旺招之,与珞率兵拒于白沙口”。即此。
亦作东海中千户所。明洪武中置,属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清康熙十七年(1678)废。
即谷口。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五十里泾水出山之口。《史记·河渠书》: 韩 “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索隐》: “瓠口即谷口。”即“谷口(1)”。
①我国古都之一。西汉高帝五年(前202)置长安县,七年(前200)定都于此。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三里。惠帝时,其城周六十五里。亦名斗城。西汉、新莽、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及前赵、前秦、后秦、西魏
唐贞观五年(631)置,后属羁縻穹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一名郫。春秋晋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伐晋,“戍郫邵”。即此。古邑名。又作郫、邵亭。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木栅区。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2作“木栅子街”。日本占领初期设木栅区,后期属深坑庄。1950年设木栅乡。1967年由台北县划入台北市,改设木栅区。
即今越南河内市。安南李陈朝之都。安南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卷2:顺天元年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秋七月,帝(李公蕴)自华闾城徙都于京府大罗城。暂泊城下,黄龙见于御舟,因改其城曰升龙城。……遂于升
即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西南阿克·贝希姆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