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寺
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明嘉靖时建。《清一统志·汉中府》:圣水寺“在南郑县(今汉中市)东南三十里。寺有五色泉。一泉黑色,在佛座下;四泉在泉东西。天旱祷雨辄应”。
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圣水寺在“治西十里。宋咸淳时建。明万历间重修。名题咏甚多。兵燹后,康熙间僧可拙增修。殿庑丛林,为中川第一”。寺实始建于唐。今存东、西两寺。寺后山岩有唐、宋以来摩岩造像六十七龛四百五十躯。
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明嘉靖时建。《清一统志·汉中府》:圣水寺“在南郑县(今汉中市)东南三十里。寺有五色泉。一泉黑色,在佛座下;四泉在泉东西。天旱祷雨辄应”。
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圣水寺在“治西十里。宋咸淳时建。明万历间重修。名题咏甚多。兵燹后,康熙间僧可拙增修。殿庑丛林,为中川第一”。寺实始建于唐。今存东、西两寺。寺后山岩有唐、宋以来摩岩造像六十七龛四百五十躯。
①在今福建宁化县西北。明 《寰宇通志》 卷47汀州府: 蛟湖 “在宁化县北六十里,深不可测。昔有僧见白龙卧于湖面。乡人遇旱,则投败铁于湖内,辄作暴雨怒涛,涌出其铁而后已。宋嘉泰间祷雨有应,遂建龙王庙于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东晋义熙六年 (410),“ (沮渠) 蒙逊进围姑臧,……傉檀遣使求和,蒙逊许之,乃遣司隶校尉敬归及其子他为质,归至胡坑,逃还,他为追兵所执”。《资治通鉴》
①明洪武七年(1374)改安州置,属保定府。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十三年(1380)复为安州。②明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置,属成都府。治所即今四川安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上:“安县
又名徒太山、太白山。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晋书·肃慎氏传》:“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古山名。又名白山、长
明洪武初建,属南京中军都督府。治所在山阳县 (今江苏淮安市)。清废。
一作桐城。福建泉州市的别称。五代闽留从效重筑泉州城墙时,于城周环植刺桐,城因此得名。宋、元时回教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写入其旅行记载。《马可·波罗行纪》 亦以刺桐城称泉州。北宋仁宗天圣时,诗人吕造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西。《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西乐堡“在卫西”。
即紫溪。今浙江临安县西昌化溪的古称。《水经·渐江水注》:紫溪“中道挟水,有紫色磐石,石长百余丈,望之若朝霞,又名此水为赤濑,盖以倒影在水故也”。
在今广东廉江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东桥江“在县东南四十里。《志》云:源出化州境谢获山,南流二十里,经雷州府遂溪县之柳浦,东南会石门水入海”。
①在今江苏金坛市西北十里。《寰宇记》 卷89金坛县: “高湖在县北一十二里。灌田一十二顷。”宋 《嘉定镇江志》 卷6: 高湖 “周回百余顷。北受五中渎,南流十二里入大溪”。②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