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山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南泗安镇。《舆地纪胜》卷4:四安溪“源出四安山”。《方舆纪要》卷91长兴县:四安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四面平广”。故名。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南泗安镇。《舆地纪胜》卷4:四安溪“源出四安山”。《方舆纪要》卷91长兴县:四安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四面平广”。故名。
和硕特北右末旗的俗称。在今青海天峻县西北。后迁今德令哈市西。
在今浙江衢县东南。明嘉靖 《衢州府志》卷2: 绣峰山,“数十里远望见之,号绣峰”。《方舆纪要》 卷93衢州府西安县: 绣峰山 “在府东五十里。一名鹅笼山,有三坞一池,称为奥区”。
①在今安徽天长市西。《方舆纪要》 卷21天长县: 望城冈在 “县西十里。……昔时营垒处”。②在今河南唐河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望城冈 “在唐县 (今唐河县) 东二里。行者至此,城郭了然”。
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镇。清康熙二十年(1681)溪源巡司移驻于此。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南三十里冠朝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泰和县东南有冠朝墟。
春秋吴邑。在今江苏吴县南。《国语·吴语》:“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古邑名。春秋吴邑。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国语·越语上》:越王勾践“是故败吴于囿,又
又名霍耳章谷寺。在今四川炉霍城西北。“寿宁寺”,藏语“泽德郎”的音转,意为“祝愿长寿平安”。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为康区黄教十三大寺庙之一。1982年迁建色德龙村山坡上,与旧寺隔鲜水河南北相望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镇海卫。治所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南玄钟。清顺治十四年(1657)废。地当东溪入海处,与西岸林洋相对,为诏安门户。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诏安县东南玄钟。属镇海
即玉局观。在今四川成都市南。《资治通鉴》:后唐同光元年(923),“(前)蜀司天监言国有大灾。蜀主诏于玉局化设道场”。胡三省注:“玉局化在成都。”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前蜀设道
从今四川江津市东北猫儿沱经綦江县城至三溪矿场 (今三江镇)。全长86公里。1943年动工兴建,1945年建成猫儿沱至石佛冈段,长67公里。石佛冈至三溪 (今三江镇) 段,至1947年才建成。旧铁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