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庄
又称四十八马头。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明史·王三善传》:天启初,水西土司安邦彦围攻贵阳,明将王建中率兵救援,“燔‘贼’四十八庄”,即此。
又称四十八马头。在今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天启初水西土司安邦彦围攻贵阳,明将王建中率兵救援,焚烧四十八庄,即此。
又称四十八马头。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明史·王三善传》:天启初,水西土司安邦彦围攻贵阳,明将王建中率兵救援,“燔‘贼’四十八庄”,即此。
又称四十八马头。在今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天启初水西土司安邦彦围攻贵阳,明将王建中率兵救援,焚烧四十八庄,即此。
清乾隆四年 (1739) 建,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为绥远将军驻地。1912年改设绥远县。1913年和归化县合并,改名归绥县 (后设归绥市) 1928年为绥远省会。1954年改为
俗称巴汗俄尔札萨克旗。即和硕特东上旗。在今青海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海晏县三县交界处。后迁今乌兰县东南。
1914年置,行政长官绥远将军改为特别区都统,驻归绥县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辖绥远道归绥、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五原、武川、东胜8县,乌兰察布盟六旗,伊克昭盟七旗和归化城土默特二旗;
即土尔扈特南中旗。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后迁今青海海晏县西北。
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水经·淇水注》:“浮水故渎,又东径箧山北。《魏土地记》 曰: 高城东北五十里有箧山,长七里。” 《寰宇记》 卷65盐山县: “箧山,一名峡山,在县东南四十里。”
①北周置,属博陵郡。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水南岸。隋开皇初并入当夷县。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人县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大业初属永平郡。唐初属藤州,贞观二十三年(649)改为欣道
又作嵩梁山。即石门山。在今湖南张家界市南三十里。《初学记》 卷8引 《吴录》 曰: “松梁山,山石间开处,容数十丈。其高,以弩射之,不及其上。”
北宋元丰三年 (1080) 置,设巡司。在今福建尤溪县西。元至元二十一年 (1284) 自尤溪县徙置于今德化县西北汤头乡。明洪武四年 (1371) 复还旧址。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置,在今福建省大
又称南大庙。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之西南。旧址为唐渤海国时期寺庙,渤海政权灭亡后,寺毁,但大石佛犹存,故称石佛寺。清康熙初重建,称为兴隆寺。咸丰十一年再次重建。有院落三重,规模宏敞。今存马殿、关帝
东晋咸和六年(331)析海南郡置,属广州。治所在宝安县(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辖境相当今广东深圳市及宝安县地。南齐移治怀安县(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南朝梁改为梁化郡。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