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唐州

唐州

①北魏孝昌中置,治所在白马城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洪洞、浮山、安泽、汾西等县地。建义元年 (528) 改晋州。

②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肆州置,治所在下溠县 (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北周辖境相当今湖北随州市境。隋废。

③唐武德九年 (626) 改显州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淮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唐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泌阳、唐河、方城、社旗、桐柏等县地。天祐三年 (906) 改为泌州,徙治泌阳县 (今河南唐河县)。五代唐复改唐州。后晋又改泌州。后汉复名唐州。明洪武二年 (1369) 省泌阳县入州。十三年 (1380) 降为唐县。


(1)北魏孝昌中置,治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西南部地。建义元年(528年)改为晋州。(2)唐贞观九年(635年)改显州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桐柏、社旗、方城、唐河等县地。天宝初改置淮安郡,乾元初复名唐州,天祐三年(906年)移治泌阳(今河南唐河县),后改名泌州。五代唐改名广州,晋改名泌州,汉复名唐州。元属南阳府,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唐河、泌阳、桐柏等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泌阳入州,十三年废州。


猜你喜欢

  • 维扬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淮海府置,治所在江都县 (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宝应以南、仪征以东地。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为扬州府。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

  • 灵泉

    在今云南马龙县西南三里。《方舆纪要》卷114马龙州:灵泉“水色清碧,引流灌溉,居民赖之”。区片名。在云南省开远市区西部。范围包括东至泸江河,西与建水县安边哨交界,北与小龙潭区片相连,南止乐百道区片的下

  • 华不注山

    一名金舆山。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北华山。《春秋》:成公二年(前589),晋、齐战于鞍,“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即此。顾炎武《山东考古录》引伏琛《三齐记》说:“‘不’音跗,读如《诗》‘鄂不å

  • 乌浒水

    即妫水。今中亚阿姆河。

  • 商山县

    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商南、山阳二县析置,治耀岭河 (今陕西商南县南耀岭河街)。取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2月废。旧县名。1946年由陕西省商南、山阳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得名,治耀岭河(今商南县城

  • 柴达木盆地

    在今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间。东西长800公里,南北最宽处350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海拔2600—3000米。“柴达木”,蒙古语意为 “辽阔的地方”。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6:

  • 绰尔纳河

    在今俄罗斯赤塔州东乌斯季卡尔斯克东北,为石勒喀河北支流。旧为中国领土内河。17世纪40年代为沙皇俄国侵占。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中俄 《尼布楚条约》 划归俄国: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

  • 和尚原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三十五里。《宋史·吴玠传》: 南宋绍兴元年 (1131),“金将没立自凤翔,别将乌鲁折合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22: “和尚原,在大散关之东,距

  • 山河堰

    一名柳边堰。在今陕西勉县东南。《宋史·河渠志五》:“兴元府山河堰灌溉甚广,世传为汉萧何所作。嘉祐中,提举常平史炤奏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中兴以来,户口凋疏,堰事荒废,累曾修葺,旋即决坏。乾道七年

  • 秦山

    ①一名大斤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土默特左旗等境之大青山。《资治通鉴》: 隋开皇十九年 (599),高颎等伐突厥都蓝,“突厥败走,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余里而还”。②在今江西瑞昌市南。《清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