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即陶唐氏。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尧都平阳,于 《诗》 为唐国。”

②商伐方国。祁姓。相传为尧的后裔。故址在今山西翼城县西二十里唐城村。为周成王所灭,后为其弟叔虞的封地。《史记·晋世家》: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春秋后迁都鄂邑 (今山西乡宁县)。

③夏、商邑。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左传·昭公元年》: 子产曰: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迁实沈于大夏,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指此。一说在今山西翼城县南。

④周诸侯国。姬姓。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597),“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杜注: “唐,属楚之小国,义阳安昌县东南有上唐乡。” 《史记·楚世家》 谓 “楚昭王灭唐”。

⑤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春秋》:隐公二年 (前721),“公及戎盟于唐”。杜注: “鲁地。高平方与县西有武唐亭。” 《清一统志·济宁州》认为,唐或棠即今山东鱼台县旧治 (县西旧城集) 东北十二里之武唐亭。

⑥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前519),“尹辛败刘师于唐”,即此。

⑦一作阳。春秋北燕地。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左传》: 昭公十二年 (前530),“齐高偃纳北燕伯款于唐”。即此。经文作 “”。


(1)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尧为其首领。《帝王世纪》: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2)古国名。(1)商代方国。相传为祁姓,尧的后裔。在今山西省翼城县西唐城村,一说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为周成王所灭,后为其弟叔虞封国。后以尧墟南有晋水,改称为晋。(2)姬姓。在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公元前505年被楚所灭。(3)古邑名。(1)又称棠。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公及戎盟于唐。”即此。(2)又作阳。春秋北燕邑。在今河北省唐县东北。鲁昭公十二年(前530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款于唐,即此。(3)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年):“尹辛败刘师于唐。”即此。


猜你喜欢

  • 苗里水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21黄平州: “苗里水在废重安司西南。出苗里寨,下流入镇阳江。”

  • 牛庄驿

    又名牛家庄驿。明置,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牛庄镇。明《全辽志》卷1:牛庄驿在“(海州卫)城西四十里”。

  • 古心坪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纯阳殿附近。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7峨眉县:华严坪“在纯阳殿, 后有古心和尚开建静室,亦名古心坪”。

  • 多梅县

    唐置,为羁縻琳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龙江北岸。北宋废。古县名。唐羁縻县。天宝前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北。为羁縻琳州治。约废于北宋初期。

  • 大秦

    又名黎轩、犁鞬。汉、晋时对罗马帝国的称呼。都城在罗马(今意大利罗马市)。《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

  • 灵觉寺

    明建。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美岱召。

  • 上允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民国时属澜沧县,有县佐驻此。“上允”乃上勐允的省称,以与其北的下勐允相对而取名。

  • 道山

    ①即今福建福州市西侧乌石山。《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 乌石山,“唐天宝八载改曰闽山。宋熙宁间,郡守程师孟改曰道山”。②一名灵峰。在今湖南宁乡县东三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灵峰 “一名道山。以

  • 石盆渡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象山港沿岸。《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石盆渡在“县东七十里。滨海诸支港所经,路达象山县”。

  • 章谷委员

    1911年改炉霍屯置,属登科府。治所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南下街 (旧炉霍城)。1912年改为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