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城

和城

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北。《水经·浊漳水注》:白渠 “东南流谓之百尺沟,又东南径和城北”。即此城。


猜你喜欢

  • 辽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乐平县(今山西昔阳县西南四十余里西寨村附近)。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辽州,六年(623)移治辽山县(今山西左权县)。八年(625)改为箕州。中和三年(88

  • 高沟

    即今江苏涟水县西北高沟镇。1944年4月,新四军三师十旅主力和七旅一部,在地方武装、民兵的配合下,连克高沟、杨口及周围据点十四处,歼灭日伪军二千二百余人,毙伤从灌云县新安镇、大伊山等地来援的日军一百四

  • 普安军

    南宋隆兴二年 (1164) 以孝宗潜邸升剑州置,治所在普安县 (今四川剑阁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梓潼、剑阁二县及江油市东北地。绍熙元年(1190) 升为隆庆府。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改剑州置,治普安

  • 神提渠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8巩县: “神提渠在县 (老城) 北三里。中低而四围高,横流为患。永乐十六年,县丞华胥开此渠而水患息。”

  • 大旦当

    即今云南中甸县大中甸坝子。元代称大旦当,属丽江路。《元一统志》临西县:“东北至吐蕃大旦当拔著七十里。”“旦当”为藏语“建塘”的音译转写,意为胜利坝或王子之地。

  • 达速岭

    即今山西神池县南黄华岭。《北齐书·文宣纪》:天保五年(554),“帝(高洋)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古山名。即今山西省神池县南黄华岭。《北史·齐本纪·文宣帝》:北齐天保五年(554年),

  • 都梁水

    又名渠水。在今湖南武冈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武冈州: 都梁水 “源出都梁山,东北流,有夫夷水流合焉,经州北入邵阳县界,合于澬水”。

  • 阑杆堡

    北宋筑,属银城县。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六十里栏杆堡。元废。

  • 春秋虢地,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 (前673),“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蚌”。

  • 南岩宫

    在今湖北武当山镇西南二十二里,东北距紫霄宫三里。唐以后历代均有营建,元末被毁。明永乐十一年 (1413) 重建,殿宇六百四十余间,多毁于清末。现存建筑以天乙真庆宫最为完整,有南天门、碑亭等建筑及元君殿